『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七十九章、八旗子弟有余勇 (第2/3页)
掩护,如果远远的对射的话,鸟枪和抬枪其实也不比燧发枪差到哪儿去就是了。
燧发枪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野战上。
没有火绳的干扰,可以让步兵排成更加紧密的横队,装备了刺刀的情况下,步兵的队形越密集,就越利于肉搏阵战。
而现在清军是在矮墙后面躲着用鸟枪射击的,天气好的情况下,火绳枪的激发率说不定都要超过燧发枪呢。
而在这个胸墙后面是一排留出了许多出口的沙包墙,这是为了躲避炮弹的,只要躲在沙包墙和胸墙之间,除非明军的炮弹能直接落到战壕里面,否则的话还是挺安全的——而根据战场经验,一枚炮弹直接落在狭小的战壕内的概率并不大。
在沙包墙后面,则是一道高达丈余的土墙,土墙上面还有几门火炮,是内务府最新产品。
根据西人的六磅炮仿制的六斤野战炮。
炮口现在就指着前方,看着就让人很放心。
瑚松额咬着牙看着在远处的明军把他们辛苦一年的庄稼都糟蹋成不成样了,心里却不免有些无奈。
他们这些八旗兵丁,哪个不是听着祖先的光荣事迹长大的?
当年是他们八旗大摇大摆的去关内抢劫,明军收缩在城内不敢出来野战。
现在倒好。
明军从南而来,就一个步兵营就敢大摇大摆的驻扎在一座堡垒的前沿,也不怕八旗天兵派白甲兵一个突袭就灭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是火枪火炮的时代了。
哪怕是祖宗在世,面对明军的开花弹也不敢轻易野战。
更何况他们这些无论是武艺还是勇气都不如祖先的不肖子孙呢?
所以老老实实的缩在堡内才是正途。
据堡而守,说不定还能给明军制造一些杀伤。
瑚松额还想着防守。
堡内,从奉天派来协助守堡的八旗汉军协领林国良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
“爷,撤吧,打不过的。这只是他们的先头部队,这个架势,看来至少上万大兵!”
林国良在刚瑚松额耳边提醒道。
林国良也是倒霉。
当年可是广东绿营的游击,要是那时候在战场上投降了。
说不定现在都能在明军混上一个营长之类的了。
结果一念之差,跑了,这一跑,就从广东一路向北。
先是编到了南方绿营,随乾隆一起打了一场赣北之战。
然后又被编入了八旗汉军,本以为可以驻在京师,多少享受几年。
没想到大明居然在辽东搞起了军屯。
林国良这个广东籍的汉军,在八旗汉军根本没有任何根基和人脉,所以去关外驻扎的苦差事,就落到了他的头上了。
说是八旗汉军的协领。
在关外就基本上被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呼来喝去的下等人。
在关内的时候。
八旗汉军还能在普通汉人头上作威作福,不算末等人。
但是到了关外。
八旗汉军就是最低等的存在了。
满洲主子和蒙古主子都得罪不起。
再加上在关外八旗是军民合一。
地位低也就罢了。
还要干农活。
说是汉军。
其实就是负责生产的三等汉...不,是四等汉。
一等满洲二等蒙古,三等的是东北这里的土著。
汉军只能位列末等....
林国良这个汉军协领,也根本没多少权力和地位。
瑚松额斜着眼睛瞪了林国良一眼。
“撤?撤去哪里?这可是我大清的龙兴之地,祖宗之土,老子哪里也不去,势要与祖宗之土共存亡!”
林国良心中无奈。
你他妈的要守祖宗之土。,
老子的祖宗之土在广东啊。
凭什么在这里和你一起送死?
早知道在广东就投降算了。
可是谁知道这大清朝这么拉胯。
居然短短几年,就丢两广,丢湖南,丢两江。
现在眼看着河南不守、淮南也失。
南有太平天国百万众浩浩荡荡欲入直隶。
北有精锐明军扫荡辽东。
这大清朝看起来马上就得吹灯拔蜡了。
自己现在投降去明军那里能得到什么好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