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65章 大儒论圣道,万经注秦子(4k) (第2/3页)
敬重我,也不过是苍髯老贼,皓首匹夫罢了。”
“学生等不敢。”众多读书人连连告罪。
高震笑了笑,“谁人不年少。我年轻时,也心里诋毁过给我授课的老夫子,觉得他太过严厉,泥古不化,不合时宜。而且道德要求太高,不切实际……”
这话说到众人心坎里。
高震接着神色又是一肃,声音转冷,“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山河破碎,乾坤颠倒,生灵涂炭。我们这些读圣贤书,享受各种优待的读书人,当真能因一死而无愧也?”
这一番话,振聋发聩。
众人沉默了。
高震继续开口,“若真到了那一日,吾有愧也。”
他眼中隐隐有泪花。
秦川殿中直言天下第一事,最后一番话,更是等于当众甩了梁帝耳光。可是国事败坏,如梁帝甩锅的罪己诏所言,当真全怪到梁帝身上吗?
到了山河破碎的一日,梁帝是亡国之君,他们何尝不是亡国之臣。
国破山河碎,他们也不能因一死而无愧。
早干嘛去了!
高震缓了一会,说道:“所以我们不能等到那一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就觉得无愧,觉得山河破碎,与我们无关。我们要从现在做起。而我们现在做的事,正是要让以后没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那一天。”
“先生所言甚是。”这次,大半读书人是真心的。
无论往后做不做得到。但此刻,他们认可高震的看法。
高震不指望他们立刻就能悟道,但是他要将自己的心里话说给大家听,也是对秦川学问的注解。
秦川虽是亚圣,有心学流传,有正气歌阐释浩然正气的力量,足以称子了。
既为子,其学问经书可注也。
秦川阐释大道、圣道。
高震议论圣道,注解秦子。
他此时做的事,也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大儒能一起去做。
高震继续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夫子的仁是至高的大道,孟子的义则是至强的力量。仁和义,便是智慧和力量。夫子已经和诸子百圣,将仁的体系完善,但是义却还远远不到完善的时候。”
“亚圣公在神都斩我明道,其实就是杀身成仁。夫子修大道,成就仁。但是没有将义修持到极致,义便是力量。所以夫子没有终结乱世,给万世太平。仁义是需要兼得的,所以亚圣公证元神地仙,便是为了修持力量。”
“我想仁义之外,还有第三种东西存在,那就是圣德,圣德便是教化之道。不是人人都懂得仁义的,要想获取仁义,中间就离不开教化。”
高震开讲圣道,身上文宫绽放光明,一座类似高震的夫子像出现,隐然有圣德光辉。
“秦子阐释圣道,高先生注解秦子。”
高震在秦川所立下的圣道中,自证自悟,开发出文宫来。
他这一步迈出去。
给了许多大儒启发。
论述圣道,注解秦子。
当齐头并进,兼而得之。
“当今学问,万川归海,前有朱子的理学之教,今有秦子的心学阐释大道之教。以心见天地大道,阐释大道……”
各地大儒来往书信,议论纷纷。
“秦子之教,当为阐教。”顾亭林一锤定音。
王夫子听闻秦川在东海之滨,开天门,设天门书院,大是欣慰,对着顾亭林道:
“心学有教无类,平等视之。理念是好的,可未免良莠不齐,从根源上流毒。如太子殿下引进的番薯,原本也是有毒的,所以从前不过几代过去,便产量大减。现在从陵州引进的新品种,从根源上去毒,才能做到种植几代后,产量不减。
亚圣公开天门,设书院。那天门台阶,步步如地狱,非根性深厚之人,没法跨过。听说如今只收了十二门徒,待其学业有成,参悟得大道,才会再考虑广大山门的事。往后还可以让这十二人开课,助亚圣公行教化之道。
这样就很好啊。”
王夫子消去心中一块隐忧。
心学流传,但是正宗还是需要根性深厚之人,才能真正在将来,把心学发扬光大,传播秦子之道。
…
…
诸多大儒议论圣道,从过往经文寻找依据,注解秦子的言行。
于是有好事者称之为,
大儒论圣道,万经注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