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章 能持否  长生从聊斋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章 能持否 (第3/3页)

着了。

    五柳庄就是她们的家。

    好在也不算太远,随时都可以回来串门。

    只是秦川要是不在家,这门也没啥好串的。

    旁边的土地神也是秦川的从神,这些事两女已经知道,往后有事还可以找土地神。

    至于灶神的事,秦川没有说。

    那是一个秘密。

    传出去,引来真正的灶神,总是个麻烦。

    不过真来找麻烦,秦川手中的青玄剑也不是软的。

    当年钱塘君凭一手剑光分化的剑术,可是“上与人皇争锋,下与天神为敌”,乃是活脱脱的一尊杀神。

    步出神庙外,北风拂面而来。

    秦川意态闲适,同时也有些不为人知的孤独和寂寞。对一般人而言,这似乎令人容易伤悲。

    但秦川早已习惯于此,而且能发掘出其中好的一面。这些情绪,也会让人摆脱人世间的纷扰,使自身得到一种格外超然的宁静。

    不是打坐入定带来的宁静,也不是经历生死恶战时,陷入井中月的冷静,而是“本来无一物”的超然。

    回到家中,即使决定明年去游学,这个年关也是要好好过的。

    这是他觉醒以来,和婴宁渡过的第一个新年。

    过了除夕,便长一岁。

    至于生日,秦川不大记得。

    婴宁的生日,他记得是上元节。

    那是每年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又称之为元夜。正月为元,夜为宵,故称为元宵。

    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

    婴宁上元出生,正是天官诞生的日子。

    天官赐福。

    难怪聊斋故事里,婴宁最得原作者喜爱,谓之“容华绝代,笑容可掬。然笑嫣然,狂而不损其媚。”

    这类笔墨是其他聊斋奇女子中少见到的。

    …

    …

    第二日,王孚来到五柳庄。

    “留仙,我给你带了个好东西。”王孚笑着道。

    秦川好奇:“什么好东西?”

    王孚拿出一颗梨树种子,“还记得上次买梨的事吗?那个梨贩又来了陵州城,找到我,送了我这颗梨树种子,说是他们那最好的树种,因为上次我买了他一车梨,让他能早点回去,省了时间,能多做一趟生意。特意从家乡带了一颗树种给我。我记得他那梨子格外香甜脆嫩,汁水丰盈。想着要是能把这梨树种子养活,你我往后就可以吃新鲜的好梨子了。”

    秦川笑了笑:“是不是,青云道长还告诉你,这梨树种子格外不同。”

    “咦,你怎么知道的。”

    秦川洒然道:“看出来的,这梨树种子有灵气,我栽到庄园里试试,只是再如何快,开花结果最少是明年了。”

    因为庄园的水井通灵脉,用井水浇灌成长,想必会成长很快。

    桃养人杏伤人,梨树下埋死人。

    借这一颗有灵气的梨树种子,倒是可以把圆业的尸体埋在其下,将圆业彻底处理了。

    “莫说明年,后年我也等得起。只是你要是去参加乡试,往后再去京城参加会试,过得几年,你就是翰林了。往后,我们还能见几次呢。”

    王孚颇有些伤感。

    其他人都觉得他是草包,只有留仙能看出他是商业奇才,说他内秀于心。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留仙还送了他这一副对联呢。

    老头子看了都觉得好。

    老头子倒是不怎么说他。老头子哪里都好,就是气色太好了,指不定哪天还要纳一房小妾。

    眼下他和老头子是半分家的状态。

    王孚的担忧不是偶然,因为昨日他晚上兴起,想着好久没去红楼接济那些可怜的姑娘,去了一趟。

    不小心撞见老头子在红楼听曲。

    他那是去听曲的吗?

    这点牢骚,他都不好跟留仙说。

    秦川:“王兄你是富贵闲人,我是山云野鹤,咱们就不适合庙堂,我即使去参加了会试,也不一定要做官。”

    王孚:“你不做官,我高兴又不高兴。不高兴,一是你不当官,我岂不是少了个大后台,二是担心浪费你一身才华。”

    他是知道秦川不在意这些,才说出心里话,自己就是想抱留仙的大腿。

    秦川心想,等他收集足够的灵机后,再考过会试,殿试,进了书院,寻机会把道韵弄到手,便当事了拂衣去。

    秦川微微一笑:“王兄,有道是‘人间富贵花间露,纸上功名水上沤’,富贵功名都是浮云,何必过于在乎。即使我不做官,也能担保你一世富贵无忧。”

    “哈哈,你说我就信了。若有来世,我还来找你。”

    他是知道的,秦川肯定会活很久。

    一个连鬼神都不惧的人,怎么会是凡人呢。

    秦川心想:“若有来世,我便渡你一回。”

    他知道,今生的王孚受不了修道的清苦。

    修行是需要道心萌发的,正如人人都知道科举是正途,但真能定下心,十年寒窗苦读的,又有多少呢?

    修道在于能持否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