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一章 龙虎金衣,大哉乾元  仙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八十一章 龙虎金衣,大哉乾元 (第2/3页)

,美则美矣,到底不得圆满。

    唯有至等法相,起自无先,生乎妙一,分为三元,如仙中真圣人,时时清静,不被一切旧染境界朦昧本源。

    本生于无,灵光可化万象,又何惧尘染消磨?

    此等法相才是四等元神法相之最,是修道人日后的成仙之籍,飞升之基!

    而玉宸作为前古道廷时代传承至今的大派,二十五正法盛名远播,众天宇宙都有闻。其中作为修行典籍的三经五典,更是名副其实的高上玄经,直抵无上仙道。

    玉宸三经共是:

    《玄中太无自然开元经箓》、《九灵洞极都照玄经》、《高虚秘要》。

    五典则为:

    《坤舆宝箓》、《混俗元旨》、《四十九真形图》、《潜虚书》、《六淳真经》。

    三经五典皆为成仙典籍,都记载了该如何炼就出至等元神法相来。

    但玄中经箓既为三经之首,自然也是别具奇异,神妙无方,令其与诸余仙经不同!

    如三经当中的《九灵洞极都照玄经》。

    此经一共记载了九门元神法相的成就法,分是“社稷众雷”、“光浮天汉”两类至等法相,以及七门不同的上等法相。

    《高虚秘要》更是载有“龙斗海天”、“后圣垂晖”、“青阳数奇”三类至等法相,以及十二门上等法相,和二十门中等法相。

    堂堂三十五门。

    数目之多,在三经五典中也是个异数。

    而最后的,也是作为三经之首的《玄中太无自然开元经箓》。

    此经却仅载有了两门元神法相,同《高虚秘要》相比,一多一少,着实是两个极端。

    至于那两门元神法相,则是至等法相“大哉乾元”以及下等法相“玄尸舒光”。

    所谓修道艰难,凶险万分,风光无量或是那粉身碎骨,只是在一步之间。

    而如三经中的《九灵洞极都照玄经》或《高虚秘要》。

    两者所载的元神法相都是法门有序,紧密相衔,如人体血脉之连接,极其严整,自下可窥上,自上亦可视下。

    破境时候纵然一个不慎,错失了炼就至等法相的机缘,那也可退求其次,从容去选取上等或是中等法相。

    因行气、导引、运炼、存养等步骤都是同个路数,于理不悖,那在退求其次时自然是似水乳交融般,绝无什么阻滞。

    可《玄中太无自然开元经箓》便不同了。

    此经在法相上仅仅记载了一门至等和一门下等。

    那便意味着修道人若参习此经,不是飞上九霄,自此恣意逍遥,便是堕入尘埃,前程半毁!

    而此经本就是以晦涩玄奥著称,且在成就元神法相时,又有这样一番凶险,那也无怪选取此经的玉宸弟子寥寥无几。

    千载之内,也不出十指之数……

    此时陈珩见薛敬满面红光,振奋之色溢于言表,他心下感慨,也是不禁摇头。

    其实《玄中太无自然开元经箓》虽有种种险关,但此经既能位居三经之首,自也是有其道理。

    只单说元神法相。

    此经所载的至等法相“大哉乾元”便号曰先乎象帝,独化卓然!

    即便在一众至等法相中,这法相也是当之无愧的一等一,可谓名盖诸世,气压寰宇!

    若说丹成一品者,纯阳道果大抵已是掌中之物,才情彻世,无论在哪家宗派,都要被视作阆苑仙葩,小心教养。

    那能够修成至等法相,且还是“大哉乾元”这等法相的修道人,更是天资之妙,近乎超今迈古了!

    薛敬虽说投入陈珩门下,但也是今番才知晓陈珩所治经典,而他之所以这般振奋,以至庭前失态,归根结底,倒也都是因为祖师通烜。

    虽说“大哉乾元”法相证就不易,稍有不慎,便前途半毁,可若修成,却也是要享有无穷好处!

    通烜自是大德祖师之流,陈珩又是他亲传首徒。

    在薛敬看来,连祖师这等人物都默许了陈珩所为,并未阻止。

    那陈珩修成“大哉乾元”的几率,当是占上了大头!

    而一位丹成一品,又是有望修成“大哉乾元”法相的玉宸真传……

    此时薛敬已是不敢再想。

    他只将心绪收拢,忙将自己对于元神法相的见解细梳一番,顿上一顿,道声大胆后,便同陈珩探讨起那龙虎金衣道术究竟存有何等缺漏,又当如何补足。

    这一番坐而论道倏尔便是两个时辰过去,叫陈珩也是颇有些获益,脑中又添出了几个想法来。

    “多谢薛真人点拨,着实费心。”陈珩打了个稽首谢道。

    “怎敢,怎敢。”薛敬忙不迭摆手:“真人得祖师悉心教导,我这点微末见解在祖师面前,又算得了什么,还望不要嫌我眼界短浅才是!”

    其实陈珩之所以创出龙虎金衣这门道术,为此屡屡向通烜请教,在一真法界内百般推演,今番还同薛敬坐而论道。

    归根结底,也是同“大哉乾元”法相脱不开干系。

    道书有云: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对仙道下境修士而言,三经五典这等典籍,便是等若白日青天,他们虽可参悟修行,但碍于眼界,也终是如井蛙窥天,无论如何努力,所见的也仅半云片雾,不得全貌。

    纵有师长不吝点拨,可旁人心得,终究并非自己所悟,也难以圆通。

    为此缘故,种种演法求术,自然应运而生。

    龙虎金衣这门道术乃是陈珩观摩“大哉乾元”法相,草创而出,在演法过程中,非仅是得一道术,更是对于“大哉乾元”的琢磨推敲,印刻玄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