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零五章 不仅要给升官,还要让他们发财……  汉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百零五章 不仅要给升官,还要让他们发财…… (第2/3页)

三,可利用此次机会,放开手脚屯田练兵兴修水利等事宜,就连朝廷那边,估计也是存了看热闹的心思,可免去一些猜忌和麻烦。

    至于其中之弊端,学生以为,只有一条。

    那便是,等到陇西李氏反应过来后,可能会想办法破坏老师与董公之间的赌约,从而造成一定的祸端……”

    这一番论述,听得霍去病、曹襄二人目瞪口呆,睁大了眼,直勾勾的瞅着人畜无害、朴实无华的霍光,好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这哈怂,跟着杨川还不到一年时间吧?

    想不到,当初那个缩手缩脚、唯唯诺诺的乡下小子,如今都这般能扯了?

    听听,听听人家那小嘴儿叭叭的,多能说啊。

    分明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楞是说出一大堆利弊之事,条理清晰,头头是道,竟然让曹大草包和霍大憨憨无言以对了……

    杨川听了也是甚为满意。

    他眼瞅着霍光,温言笑道:“霍光,这段时间的学习看来没有白费工夫,对于算术之学中的判断、分析、归纳、总结手法,运用的也甚为熟练。

    只不过。”

    他语气略微一顿,继续说道:“只不过,你言说的这些道理都有些浮于表面,对问题的根本症结尚未看清看透,就譬如,咱们好端端的,为什么要针对陇西李氏?还有,咱们接下来的经略,应该采用哪些手段和措施,你还要多听多看多想。”

    霍光赶紧躬身施礼:“还请老师教导。”

    杨川沉吟几声,道:“为何要针对陇西李氏,道理很简单,那便是咱们既然来了,就不能让李氏一家独大,否则,你说咱们眼巴巴跑来陇西郡吃屎来了?

    至于说接下来的经略手段和措施,我今日便给大家安排一下任务,你们照此执行即可,其中的道理,你们慢慢体味就是了。

    记住,这有些话啊,该说的时候,只说三分,吞咽下去七分。

    不该说的话,反而要说出来七分,藏在腹中二分,留下一分,让人去捉摸就是了。”

    座中几人有些不解。

    怎么该说的话要说三分吞七分,不该说的话反而要说七分、藏二分、留一分?

    似乎猜到大家的疑惑,杨川略微一思索,笑道:“道理也很简单,不该说的话,你就要挣着多说一些与之无关的闲话、废话,令人厌烦不爱听,至于其中的核心部分,你就深深的藏在肚子里,令其慢慢烂掉就是了……”

    ……

    解决完手头最为要紧的一件大事,与董仲舒心领神会的演了一次‘双簧’,不着痕迹的将陇西李氏从郡县治理的盘子里剔除出去,杨川的‘一揽子计划’才算正式开始。

    开垦荒地,在错过春季抢种抢播的情况下,杨川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基建营、羽林军和将近五千羌人妇孺,新垦荒田二十几万亩。

    根据以往惯例,这二十几万亩新垦良田,明里暗里的,其中的一半左右都要交给李氏家族打理。

    杨川却不惯着。

    他假装糊涂,直接将这些良田充公,成为陇西郡的‘公田’,并将其进行合理划分,交给了基建营;尔后,又将那几千羌人妇孺就地安置,成为基建营的家属。

    为此,他还以太守府的名义,给这所有人都入了户籍,将其编入陇西郡人口亩丁的册子,上报给朝廷;朝廷备案批复后,他立刻给这些人颁发了大汉‘身份证’。

    这一番操作行云流水,不等别人反应过来,陇西郡治下便凭空多了一万多人口。

    拿到大汉身份证‘验传竹简’的那一日,屯田上欢声笑语,载歌载舞,那些羌人妇孺围绕着自家汉人男人的身边,高兴的不知说什么才好,只好在当晚提前打昏孩子……

    看,这便是百姓人。

    兵荒马乱的年月里,不管是羌人、氐人还是匈奴人,对能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汉帝国百姓,其实打心眼里是羡慕的,喜欢的,毕竟,能让人安居乐业吃饱饭,这才是一个帝国真正的软实力。

    杨川看在眼里,心中倒也颇为欢喜。

    这将近五千羌人妇孺,再过三五年,有田种,有饭吃,有温暖舒适的房子住,有一个固定的男人在家里骂骂咧咧,她们哪里还记得自己曾经是羌人、氐人?

    开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