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石门障  汉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十六章 石门障 (第2/3页)

须要等到二十三岁以后才可以,但司马迁毕竟是‘刀笔吏’,随手添了一笔‘其父为陇西良家子杨勃战死沙场此子被掠为奴六载深恨匈奴蛮夷其情可悯极善烹制军粮’,便解决了。

    或许,这一笔‘备注’并没有引人注意,反正他们这一批人中间,大多数为囚徒、赘婿、无籍野人,估计上司衙门的人只要核对人数就行了。

    但对杨川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他在大汉帝国,总算是有了一个正式身份。

    此外,司马迁还考虑到豹姐一家子、六只傻雕的生存问题,特意挑选了一处山清水秀、风景幽美的地方——鹿城,石门障。

    听到这一消息后,杨川唯有苦笑。

    看来,司马迁这家伙的史学研究,目前应该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段位,根本就没去实地勘踏过,否则,他就绝对不会将杨川打发到石门。

    石门是什么地方?

    阴山绵延两千余里,是匈奴人的崛起之地,其中部的横断山脉有两座山,一为大青山,一为乌拉山,两山对峙形成一个幽深而险峻的大峡谷,便是所谓的‘石门’。

    杨川清楚的知道,石门大峡谷非同小可,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也就是说,只要汉军与匈奴人开战,此地必为要害,就算如今不是前线,那也将是天下最为凶险的去处……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

    杨川苦笑过后,细细盘算一番后,便将心中的畏惧抛之脑后,反而还有些莫名的激动:有仗打,才有机会搞军功啊,反正这一仗汉军大获全胜,怕什么?

    司马迁不是在他的《史记》里写道,‘全甲而还’么?

    此外,鹿城是个好地方,杨川曾来过很多次。

    对了,鹿城就是后世的包头。

    在两千多年前,匈奴人叫这地方为‘包克图’,就是‘有鹿的地方’;而汉人则称之为‘鹿城’、‘九原’。

    而地处鹿城西北二十里的石门,的确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雪山有平原,有大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