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四章 犹太举重冠军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七十四章 犹太举重冠军 (第3/3页)



    战后,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先后自杀,屋大维安定完局面,就召集各个藩属,审问他们的动向。在讯问的时候,希律把王冠放在屋大维脚下,然后直接承认,自己就是安东尼的朋友,给他提供过支持。同时认真地请求屋大维,不要考虑他曾是谁的朋友,而应该考虑他是个什么样的朋友。这种直白理智的态度,反而得到了屋大维的认可。

    事后,屋大维没有追究,反而把原属埃及的一部分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加沙地区,都划给了希律管理,归入犹太王国。

    希律死后,他的几个儿女争斗不休,最后在罗马的调停下,把王国分成四份,共同统治。其中一个儿子,希律·安提帕特,就是经书里面,参与逮捕天兄的那个国王。

    当时,罗马总督彼拉多在耶路撒冷逮捕了天兄,但他其实不想接这个麻烦的事,于是以此人活动地点主要在安提帕特辖地为理由,丢给了安提帕特,叫他来管。但安提帕特也受不了犹太祭司们的骚扰,坚持说你才是总督,事关重大,还是你来吧,又把天兄踢回彼拉多那边去了……再之后,才是经书里,审判之类的事情。

    到希律王的曾孙时,犹太人再次造反,国王也压不住,只能逃亡罗马,王朝就此终结。不过这个行政区划,在罗马人取消犹太王国之后,依然延续了下来,作为行省边界存在。

    郭康说,直到现在,罗马的边界,依然有一大群附庸国存在。如何对这些势力进行“理藩”,也依旧是罗马人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古罗马人留下了很多经验,但教训可能还更多。首先,处理附庸国,不能简单地按照国内思路来。他们之间也有很多恩怨情仇,而且敌友关系也不见得是恒定的,就像希律王周围这些乱七八糟的势力一样;

    其次,附庸国里代理人的利益和需求,不见得和国内所有势力都一致,甚至,最好的代理人都不见得是最大的地头蛇。犹太祭司显然就没法合作,相反,希律王这种僭主,倒很好打交道;

    最后,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利益上的契合,比情感、身份乃至宗教信仰这些,都重要的多。希律王有多重身份,后来的犹太史学家约瑟夫斯说,希律就血统而言是腓尼基人,就文化而言是希腊人,就出生地而言是以土买人,就宗教而言是犹太人,就居住地而言是耶路撒冷人,就公民身份而言是罗马人。选择哪个身份,其实就是看哪个好用。虽然说起来不好听,但这种人,其实才是合格的代理人。

    犹太人自己,显然不会喜欢这个例子的。在他们看来,希律王朝这些人,都是罗马的走狗,是倒反天罡、骑在正统犹太人头上的奴才,也是背叛了教友的叛徒。但犹太政权最大的成就,反而是他们取得的。

    后世,犹太人有个野心勃勃的“大以色列计划”,想要进行扩张。然而搞笑的是,纵观历史,希律王朝才是各个方向上,都走的最远的。

    通过灵活的外交手腕,还有不断的联姻,希律王的子嗣们入主了北至奇里乞亚,南至加沙的各个小王国,甚至连亚美尼亚王国都掺了一脚。希律王的军队,向东打过了约旦河和戈兰高地,牢牢控制了更东方的豪兰平原;向南击败了实力更强的纳巴泰王国,攻入阿拉伯半岛。取得了后世的犹太人,哪怕拿着全世界的援助,都难以实现的战绩。

    而就算这样,犹太人还是骂他是杂种,认为他不配算作犹太人,不承认他的功绩。可见,一个不懂得尊重英雄的民族,显然是可悲的。而一群是非都分不清的人,且不论道德好坏,也不可能做成什么大事。天父不会同情这种人,他们也注定会遇到自找的悲惨命运。

    郭康告诫说,虽然这只是一个早已灭亡的小国的故事,但既然参观了一回,其中的教训,大家还是需要铭记的。毕竟能混成这样,也算是个完美的反面教材了。今后,需要大家处理的局势,肯定会越来越复杂,不能不多动脑筋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