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89.李家衰落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第2/3页)
的话给我解释一便积累悖论可好?」….
资本家的嘴,骗人的鬼。
南斯吃了一个价格可能要几镑的牡蛎,喝了口一瓶售价五十几镑的葡萄酒,用餐巾擦了擦嘴,慢条斯理地说道:「假设一个资本经济体正在进行生产活动,一年的总产值为单位1。资本需要积累和扩张,工人所得到的工资就必须小于总产值。如果工人的总工资为0.7,那么剩余生产价值为0.3的这部分将成为资本扩张的资金。」
「嗯,这个很好理解。」杜修贤微笑着啜饮葡萄酒。
「资本将这0.3的产值用来投资生产设备或者生产技术,更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技术意味着更大规模的生产活动与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在资本前期的增值和扩张中,可以为社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这样听起来很完美。」杜修贤像个老狐狸那样附和道。
南斯内心一边吐槽他不要脸装傻的行为,一边解释道:「但在这个过程,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漏洞。」
「哦?」
杜修贤满脸惊讶。
「产品总值等于1,而工人拿到手的钱只有0.7,即便这0.7全都用于消费,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产品都消费完,必然会有产能过剩的情况出现。」
「多出来的产品或者多余的生产力确实是个大问题,帝国建国不久后的加州也遇到过。」杜修贤将手指交叉在桌面,低声说道:「不过那时加州还处于最具竞争力和生
命力的时期,不同的厂家通过价格竞争,降低商品售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产能过剩……但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阿德尔课长知道为什么吗?」
南斯看了眼屏幕上的报告,又想了想加州最知名的几家寡头企业,答道:「随着资本的扩张,原本松散的资金开始汇集到一起,行成资本寡头。控制着各类经济命脉的资本寡头们寻求共谋合利,价格竞争被禁止,产能过剩的漏洞开始凸显。」
「产能过剩会带来什么?」杜修贤笑着问。
瞧他那天真的表情,好像他忘记了自己就是个资本寡头那样。
「还记得我刚才说的那0.3么?」
「记得。」
「随着科技进步,生产资料能带来越来越多的生产力,生产过剩也会随着时间越积越多。这时候再投资生产资料,已经不能带来更大的收益了。原本用于继续投资生产资料的0.3闲置下来,从一个0.3变成无数个0.3。当资金不再流动,经济就会低迷,增长陷入停滞甚至负增长。此时若没有重大的技术革新或者战争刺激,萧条的经济状况会一直持续……」
南斯越说,眉头拧得越紧。
他想起了五百多年前的美国经济大萧条。
——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生产力闲置导致大量失业。
但那时候的世界,有一位横空出世的奥地利落榜美术生,他的行为间接刺激了全球持续低迷的经济……二战之后,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为全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现在呢?
现在的社会情况好像和二十一世纪差不多。
一个模式发展到了尽头,迟迟没有创造性的技术革新,导致经济大环境愈发低迷,社会矛盾愈发凸显。
餐桌上忽然沉默了下来,杜修贤咬着烟斗抽了一会烟,恢复了资本寡头的样子。
「加州经济经过一段比较长时间的低迷,本来用于投资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金在闲置一段时间后,进入金融市场寻求新的增值途径。」
听了他的话,南斯无奈地笑了下:「这下子问题更大了。」
「相较于进入实体制造业的资金,进入金融市场的资金,既没有带来新的生产资料,也没有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不仅没有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反而还霸占了本该进入实体行业的投资份额。」杜修贤抽着烟说道。
南斯默然点头。
和能创造出实际生产价值的实体资本不同,金融资本所谓的增值,只不过是将生产的剩余价值从小资本转移到大资本的过程,期间并没有生产活动。
通过在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获取高额利润,金融资本越来越强势,最后可以凭借手上雄厚的资金反过来支配整个实体行业。
不过这和他一个朝不保夕的小小课长有什么关系。
有空聊这个,他还不如去和副官小姐来一段双人花滑。
「杜先生,你来这里就是为了找我聊经济学的么?」南斯拿起餐巾擦嘴,做出准备走人的样子。
「现在的年轻人,真没有耐心。」杜修贤吐了口烟,把烟斗放到旁边,「你再拿起资料,翻开下一个文档,那就是我找你的目的。」
南斯重新拿起屏幕。
第二个文档,吸引了他的兴趣,那是李清涟家兴盛和衰败的全过程。
李家的企业,是一个规模颇大的种子公司,致力于改良粮食品种的研究。此时的世界,由于全球天灾频发,土地营养流失严重,过去的绝大部分品种都是无法存活的。
混沌历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面临最大的挑战是粮食短缺。
凭借
着一款能够适应魔素肆虐的大地的改良红薯,李氏公司在新纪56年开始崛起。并在此后迅速扩大规模,相继推出了改良水稻、玉米、菜心等多种关乎民生保障的改良果蔬,并且逐渐把研究领域拓展到了畜牧产品上。
两百年过后,粮食短缺的局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然而,就这样一个利国利民,发展欣欣向荣的百年大企业,却在新纪260年到新纪265年的短短五年间轰然倒塌。
——罪魁祸首就是金融业。
那一段时间的李氏公司,因为同时展开了多个方向的研究,导致运营资金一度短缺,李清涟的父亲李庭不得不去各大银行寻求贷款。
然而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