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0 天脉老人  长生道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130 天脉老人 (第1/3页)

    十年光阴弹指间。

    山岭叠嶂,绿树丛丛,缥缈的云雾萦绕山涧。

    朝阳独照,紫烟升腾。

    高耸的绝峰之上,苏尘盘膝而坐,周身法力光辉萦绕,纯阳光辉凝结,宛若一件金光霞衣,笼罩云雾,仙气飘飘。

    此时的他,身披祥瑞,鹤发童颜,如同一尊得到的世外高人。

    身下蒲团悬浮,护卫周身,吸收纯阳光辉的同时,一缕缕王朝气运也从远方都城汇聚而来,身后一道真龙虚影,似乎若隐若现。

    掌中一块玉符盘旋飞舞,隐隐散发出风暴雷霆之光,恐怖的气息,在其中酝酿盘绕,好似道道银蛇飞舞。

    经过十年的努力钻研,苏尘终于已将那些符篆铭文,全部拆解掌握,风雷篆也由此初步炼化成功。

    不过。

    此物的确太强,即便他依靠拆解铭文的方式,炼化掌握,但也最多只能发挥出一成的威力。

    即便如此,此物的威能,也远胜过他身上的其他所有法宝。

    苏尘曾经试着催发过一次,其中逸散出的风雷之力,可以蚀骨销魂,十分可怕。

    炼气境修士,估计都难以抵挡。

    毕竟是镇压宗门的符宝。

    苏尘估计,自己起码也要等到筑基之后,才能真正完全掌控这件宝物的力量。

    如今这宝贝,只能作为压箱底的绝杀手段。

    因为每次施展催发,都将耗损他接近一半的法力,不到关键时刻,绝不能轻易动用。

    除此之外。

    苏尘新炼制那颗烛龙阳丹也早被他吞服消化了,不出意外,效果只有上次的三成左右。

    借助这股力量,又修行多年,苏尘的修为,总算是突破到了炼气六层。

    但也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不管自己怎么修炼,体内的法力都很难再增长了。

    天地间稀薄的灵气,不足以继续向上提升。

    甚至时间一长,体内的法力还会由此向外缓慢逸散,归化成为天地灵气。

    这是因为此方天地的灵气太过稀薄,触发了某种自我保护机制,当修仙者的修为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难在摄取这方天地的灵气,即便强行炼化后,也会逸散反馈回来,防止此方天地的灵气彻底被抽空断绝。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西南之地不会存在有炼气六层以上的修仙者。

    即便是那些从中土过来的修士,也不会在这里久留。

    除非掌握了特殊的锁灵之法,否则,修为越高,到了这种贫瘠之地,法力逸散得就越多,得不偿失。

    “本来还想着在楚国修炼到筑基之后,再考虑离开,没想到还有这么一道枷锁。”

    苏尘暗暗摇头,看来自己苟在楚国直到天荒地老的计划,得落空了。

    虽说他修炼的功法,大多不太依赖灵气,只要有国运和阳光就能提升。

    但架不住这法力逸散啊。

    如果继续长时间留在楚国,虽说不至于跌落境界,但不管怎么修炼,也最多只能保持在炼气六层。

    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

    “算算时间,东海仙岛也快要开启了吧?差不多是时候回帝都看看,安排前往东海仙岛的事了。”

    苏尘心中思索着。

    当然,他并不打算这次直接去竞争前往中土的名额,哪怕有法力逸散的枷锁,他也不想以身犯险。

    这次东海仙岛之行,更多的还是探路。

    大不了就是再等六十年而已,在凡俗中逍遥自在,哪怕修为无法提升,也好过亲涉险境。

    “滴呖呖——”

    正思索间。

    昆罗的声音在下方丛林中响起,随即振翅腾空,妖气席卷山岭。

    紧接着,无数飞禽走兽,仿佛听到信号一样,朝着山峰汇聚而来,一个个都是目露谦恭期待之色,齐齐望向山顶上的苏尘。

    就连那些山中闭关的散修们,听得此声,也都纷纷出关,飞身来到山峰之下,各自盘膝而坐,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

    这是苏尘讲道传法的信号。

    过去的十年里,他每隔一个月,便会出来,给山中走兽精怪讲道传法。

    当初他试验修炼御兽诀,只是兴趣使然,觉得好玩而已,但既已达成了契约,倒也不好将它们置之不理。

    于是每隔一段时间,他便出来说法讲道,既是提点这些飞禽走兽,其实也是在总结自己这段时间的修行感悟。

    两不耽误。

    而随着时间推移,那些隐居在天脉山中的散修们,也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有人尝试接近,聆听苏尘说法。

    结果竟是收获巨大。

    这些散修,大多都是得到了一些奇遇,或是以武入道,勉强踏入炼气一层,对于修炼其实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解,很多都是一知半解。

    就连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也所知甚少,因此走了不少弯路。

    虽说苏尘不算是什么顶尖大修士,可比起这些人,也算是见多识广了,至少理论知识丰富。

    于是渐渐地,山中散修们也将这当做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