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三二章 “黑墙”  大明1805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三二章 “黑墙” (第2/3页)

得不发展其他的副业。

    然后这个副业说不定会大放光彩。

    维京人是穷困的活不下去的农民,出去抢劫的最高目标其实是搞块好地。

    英国人本土农耕条件差,斯图亚特王朝才实施重商主义。

    西班牙和葡萄牙到殷洲也是搞种植园,美利坚从十三殖民地时代开始就是大农庄。

    在后世的正经历史学中,泰西人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海洋文明”。

    在正经使用海洋文明的时候,通常是指汤加、斐济这种面积极小的海岛国家。

    后世的主要文明国家,都是从农耕时代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出了工商业。

    在工商业发展起来之前,甚至是工商业发展起来之后,也没有文明人不想要搞一块好地。

    泰西大陆上的露西亚、德意志、法兰西的农耕条件比较好,农耕传统也更加的浓厚。

    其中尤以露西亚为甚,他们特别喜欢土地,特别是温暖的土地。

    朱靖垣分给露西亚的墨洲殖民地,几乎符合他们所有关于土地的美好想象。

    不过,露西亚虽然喜欢土地,但却并不是视土地如性命的。

    如果视土地如命的话,那就不会卖掉阿拉斯加,也不会对日本割地而不赔款。

    这说明,对露西亚而言,命比钱重要,钱比地重要。

    露西亚现在不敢跟大明起冲突,所以理所当然的见好就收。

    伊万诺夫的探索队伍重获自由之后,迅速去跟河滩镇居民点的同族汇合。

    伊万诺夫向这里的官员说明了情况,这些露西亚移民虽然都非常愤慨,但是最终还是接受了黑忠诚的条件。

    放弃河流以东的现有居民点,放弃周围开发出来的少量农田。

    带着自己的奴隶和行李,退回到河流以西,重新找合适的地方建设和开发。

    没办法,对方的人太多了。

    人数一过万,那就是人山人海了,根本看不到尽头。

    这帮墨人就算是打仗再烂,也能直接碾死自己这边的十几个泰西人和百来个奴隶。

    而且对方背靠着大明,真的起了冲突的话,自己很可能死了也是白死。

    露西亚非常识相的退到河对岸,黑忠诚也不为已甚,安排自己的队伍准备定居。

    黑忠诚所说的游牧活动不不是借口,但也是有预定的目标和计划的。

    大明的主人给的任务,就是游牧到找到对面的泰西人为止。

    找到泰西人之后,就沿着双方的探索边界定居。

    游牧非常有利于探索,但却不是长久之计。

    人类的文明历史,应该是先有渔猎,然后发展出了农耕,最后才有了游牧。

    没有渔猎和农耕生活,驯养出来了各种家畜,也就没有畜牧业的概念。

    没有畜牧业,人就没有办法依赖牲畜生活,也就不可能游牧。

    最早的真正的游牧民族,不早于公元前一千年,大概是在春秋时代形成的。

    游牧看似野蛮,其实是个小老弟,渔猎才是老大哥。

    农耕是渔猎文明技术积累进化出来的,宛如农耕文明之后孕育出的工商业。

    但游牧却是农耕文明圈子中的竞争失败者。

    游牧的真正起源,大概是原有农场被其他族群占领,不得不赶着能带走的牲畜逃生。

    然后他们就发现,只要我带的牲畜足够多,就算不停下来种地也能活着。

    但是随着农耕文明不断扩张,游牧族群的活动空间不断缩小。

    如果他们不改变生活方式,不找个地方定居下来,最终会“离开”所有土地后消失。

    黑忠诚结束了临时的游牧,在河道分岔口西侧定居下来。

    将自己的奴隶军团分散开来,以每一个百户的一百人为一个单位。

    以露西亚人建设的河滩镇为起点,向南北两个方向探索和定居。

    每个单位之间拉开一公里距离,寻找合适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村庄,开垦土地种田。

    这一下子铺开就是一百多个居民点,每一个居民点都未必比对面的河滩镇小。

    关键是直接形成了一道长度一百多公里的边界围墙。

    而且,黑公爵可不只是黑忠诚一个。

    在接下来的小半年里面,会有其他黑贵族带着奴隶陆续抵达。

    他们会按照同样的规则,在黑忠诚的“黑围墙”两端,继续向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