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二七章 希望学校  大明180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二七章 希望学校 (第1/3页)

    几天之后,朱靖垣要的篮球、足球也都做好了。

    朱靖垣检查过验收过之后,让工厂小规模的生产了一批。

    然后朱靖垣就跟爷爷去新天府主要的几个学校视察。

    朱靖垣去这一趟有三个目的。

    视察学校,赠送和推广新的体育器材,同时挑选符合心意的女孩。

    第一个要去当然是自己花钱援建的希望学校。

    从安康元年开始,经过了两年多的建设,现在已经正常运转起来了。

    朱靖垣的希望学校本意是给困难家庭的免费学校。

    不只是上学免费,是衣食住行全免费。

    免费住在学校宿舍,免费吃学校的食堂,免费发学校制服,免费发生活必需品。

    新天府这边社会非常平均,基本没有真正的困难家庭。

    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展开,本土也很少有困难家庭了。

    现在还能被选中,送进希望学校的学生,主要是失去家庭和亲人的孤儿,以及父母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孩子。

    这种学校在大明本土、大食国、新天府、天南、南洋、日本、朝鲜都已经至少有一组了。

    是一组,而不是一座,因为这些学校都是男女分开的。

    大明从世祖皇帝时代就开始推广集体学校,不过一直用的都是男女分校的模式。

    世祖皇帝虽然向大明女性开放了几乎所有的可能性,但是从来没有要求强制平等过。

    到目前为止所有学校都是男女分校状态。

    上学的女生数量在过去一百年持续增长,但是到目前位置仍然少于男生。

    同时,年级越高,女生数量就越少。

    小学男女生比例接近三比二,中学就变成了二比一了,到了大学只剩下三比一了。

    朱靖垣的希望学校中,男女数量差距倒是更小一点。

    因为这学校还兼具了孤儿院的功能,意外导致的孤儿可是不分男女的。

    新天府希望学校在内城东南角,一条大街南北有两个大院。

    南边是男校,北面是女校,都是小学中学放在一起上,十年一贯制的。

    大学还在建设之中。

    朱靖垣和朱仲梁坐的车先进了男校。

    太上皇,还有现在最有权的皇子,关键这皇子是还是学校的金主。

    这两人一起过来参观,当然是整个学校最大的事情。

    山长和先生们准备了好几天,现在已经带着先生们在院子里面迎接了。

    学生也都按照年级和班级站成了一个个方阵。

    先生们都穿着书生的青色褴衫,学生们都穿着深蓝色的短衣,灰色的裤子。

    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本来就该穿短衣,成年了之后才会换长衫。

    大明人成年的标准,本来是传统的十五六岁。

    如果上学的话,就按照中学毕业算。

    朱靖垣和朱仲梁跟先生们打过招呼,然后专门看了一下孩子们的情况。

    看上去精神头都不错,脸色都比较红润,说明吃饱喝足了。

    与此同时,随行的摄影师,在拍摄了现场的照片,准备后续发新闻。

    看完了学生的状态,朱靖垣祖孙两个在学校山长和先生们的引领下,参观学校。

    然后把新足球、篮球、排球以及相应设施,送给这边的山长。

    让他安排老师在学生休息的时候去玩。

    朱靖垣不担心没人玩,这个时代的娱乐工具缺乏,球真的是个好东西。

    特别是足球,踢这个动作本来就符合好动的少年们的喜好。

    以前的不成熟的足球,都到很多孩子踢着玩。

    朱靖垣看着那网袋包裹的三堆球,心中就莫名的生出了一个念头:

    在这块土地上,还能不能孕育出踢球厉害的人呢……

    人类之间的天分相差不大,某种运动能不能形成潮流,关键是要有环境和条件。

    钢铁丛林的大城市里面,想要玩足球可真的不容易。

    反倒是乡村有足够的空间。

    朱靖垣在男校停留了一上午,下午出门去对面的女校。

    走到路中间的时候,朱靖垣脑子里面自然而然的思考,是男女分校和合校的利弊。

    以及在大明现在的文化氛围下,合校这种模式会不会被人接受。

    自己要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