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零七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大明1805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零七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第2/3页)

进入内陆的航道之后,银河的河水反而变深了。

    “我看包裹说很多地方水深超过十米,甚至有很多二十多米深的地方。

    “因为银河的水量非常大,与长江没有太大的差距。

    “如果将航道整体疏浚到十六米,那十万吨以下大船,就能直接深入内陆上千公里。

    “整个新天府的核心地区,就能更加紧密的连接起来。”

    朱仲梁也跟着点头:

    “说的有道理,但这个工程量可不小。

    “新天府城外水深只有两到三米,之前的航道疏浚到了八米。

    “你要加深到十六米,这绝对不是几年内能完成的。

    “关键还是要有足够的人手啊,还得有设备……”

    朱靖垣马上说:

    “新天府的人手是足够的,只要把他们从繁琐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就行了。

    “而这也是新天府工业化所必须要做的,疏浚航道也是在为工业化服务。

    “还可以在疏浚航道的同时,寻找合适的地方修建水电站,供应电力。”

    朱仲梁理所当然的反问:

    “你要怎么解放人口?种田本来就需要人,开荒需要更多的人。”

    新天府目前就是个巨大的农村,城市人口比例只有不到三成。

    剩下的超过七成的人口,都是直接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的农业人口。

    如果算上酿酒、罐头等农产品加工行业的人口,新天府的农业人口比例可能超过八成。

    朱靖垣也理所当然的说:

    “机械化,农业的唯一出路就是机械化。”

    朱靖垣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就已经仔细的考虑过新天府的事情了。

    自己和皇室财团准备了非常多的大项目,各种高新尖端科技和大型工业化项目。

    朱靖垣当时本来是想要把这些项目排个轻重缓急,考虑哪些可以同步进行。

    但是思来想去,朱靖垣慢慢的发现,自己首先应该考虑怎么高效的种地。

    自己和皇室财团要在新天府工业化,就需要将足够多的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农业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工业化应该首先服务于农业,也能够解放农业生产束缚的人口。

    现在看到河海船舶换乘,想到银河航道疏浚,说到所需的人手,就再次想到了这一点。

    朱靖垣上辈子,泰西各国本土工业化的时候,本土土地相对人口而言都不算充足。

    农民靠种地是不可能富裕起来的,除非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

    如果工厂的工钱足够让农民富裕起来,就能比较方便的从农业上吸收人口。

    但是新天府不同,新天府有广阔的耕地和牧场,还有更加广阔的待开发的土地。

    新天府总人口估计有六千万,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人口相当。

    但新天府掌控的土地面积是当时德国的三十多倍。

    新天府仍然算得上是地广人稀。

    就算这所有的六千万人口,都去搞农林牧副渔这些广义的农业,也能过的颇为富足。

    与此同时,新天府还是大明最重要的农牧产品供应基地。

    把人口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同时,还不能降低新天府的农业生产能力,不能影响整个大明的农产品供应。

    要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唯一的出路就是机械化。

    朱靖垣和家人乘坐的内河船,在周围的小型军舰护送下,离开三庆城前往新天府城。

    船舶离开城区之后,朱靖垣举目眺望三庆城城外。

    大明历的二月底到三月初,正是新天府秋收的时节。

    银河以北的三庆城周围,年降水量超过一千毫米,正是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

    现在三庆城的外面的陆地上,就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稻海。

    大量的人群和马匹,在稻海之中来来往往,收割和搬运这个夏天的收获。

    现在这个时代,农业生产仍然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

    大农场用马,小农场用牛。

    新天府的马和牛的数量,可能比当地的人口都要多。

    经常看到农民御使着两匹马,甚至四匹马托运收获的粮食,配合大型铁犁翻耕农田。

    天子驾六,诸侯驾四,新天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