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八四章 这金属怎么才能爆炸?  大明1805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八四章 这金属怎么才能爆炸? (第3/3页)

做亲人看待的。

    也许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和世祖皇帝朱慈烺这种人,拥有一种特殊的“天赋”。

    既然目前的状态还算和谐,朱靖垣当然也不准备去改变什么。

    朱靖垣心中思考着各种情况,最终微微皱着眉头说:

    “想法当然是有点的,但是现在没办法做研究,没办法做测试,基础技术差太多了。”

    朱仲梁听到这个回答,明显就有些遗憾。

    朱仲梁能够听得出来,这个东西确实有难度的。

    不过朱仲梁也完全理解,这种东西要是没有难度,那世界早该乱套了。

    朱仲梁沉吟了几秒钟,再次不死心的追问说:

    “爷爷还有机会看得到吗?”

    这个问题又难住朱靖垣了,这个问题可真的没办法回答。

    核武器不是一件独立的武器,而是原子能这个产业中的一个产成品。

    就像是工程塑料之于石油冶炼和化工体系一样。

    在全世界都没有石油化工和塑料合成工业之前,自己得从无到有的搞出最小规模的完整的石化工业体系来,然后才能去造塑料盆、塑料壳之类的东西。

    原子能这个产业的准入门槛又非常的高。

    以二战时代美国的工业基础,在世界大战中的下举国体制下,汇聚了整个同盟国的绝大部分顶尖人才,也硬是憋了六年多,才造出了三颗简陋的原子弹来。

    英国自己从39年搞到45年也没结果,战后有了在美国产参加曼哈顿工程归来的科研人员的支持,拿着美国的作业照着抄,也搞到了52年才终于成功。

    而且,自己以前“发明”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自己知道原理,同时还知道大量的细节。

    还有很多自己直接使用或者接触过实物,甚至亲自拆解过的东西。

    但是原子弹这个产业,自己真的只知道基本原理了,所有细节都是两眼一抹黑。

    大明现在的工业水平,总体上还处于一战时代,只是被自己专门推动过的部分行业,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达到了二战甚至战后的时代。

    整体平均一下的话,可能近似于刚刚打完一战的时代。

    就算是有自己的推动全力加速,估计仍然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才能追平上辈子二战时代的地球工业水平。

    在这样的基础环境下,再来评估原子弹的时间节点,怎么也得是二十年之后了。

    朱靖垣仔细的考虑,分析和犹豫了好一会儿之后,才相对保守的说:

    “爷爷你得好好养生……”

    朱靖垣没直说,但是这表述方式,也让朱仲梁基本明白了他的意思。

    朱仲梁悠悠的叹了口气:

    “有办法尽可能加速吗?就像飞机发动机那样,现在提升的速度就挺快的啊……”

    朱靖垣本能的摇头,同时整理了思绪,试图让朱仲梁理解难点在哪里:

    “这两个项目直接对比的话,升级飞机发动机的难度,可能像是在凋刻塑像。

    “而且材料和工具都是现成的,工匠下功夫就能直接凋出来。

    “但原子能武器的话,那像是要造一艘新锐战列舰。

    “而且还没有现成的造船厂,甚至还没有火炮厂、轮机厂,顶多算是有钢铁厂的状态。

    “现在要首先去建设火炮厂、轮机厂、造船厂,然后才能去想办法建造战列舰。

    “由于完全没有基础,火炮厂和轮机厂的建设和投产时间,都相对不可控。

    “最后把战列舰造出来的时间,也就同样是不可控的了。”

    朱仲梁明白难度在哪里了,现在没有相关的产业基础:

    “那现在马上开始准备前置产业,而且多个方面同时推进,最快多少年能搞出来?”

    朱靖垣苦着脸说:

    “这没办法评估……”

    朱仲梁再次强调:

    “你说个大致的时间,我定个大致的目标……”

    朱靖垣无奈:

    “那……就算二十年吧。”

    朱仲梁瞪了瞪眼珠子:

    “不能再短了?”

    朱靖垣也不说难了:

    “我尽量加快。”

    朱仲梁深吸了一口气:

    “那我也尽量再活二十年。”

    朱靖垣没办法接这个话茬,再活二十年就是八十七岁,这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高龄。

    朱仲梁这边沉默了几秒,又本能的询问和催促说:

    “你尽快安排好方向,让相关产业基础提前开始准备。

    “别磨磨蹭蹭的,别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去找人……”

    朱靖垣下意识的想解释,不是自己故意磨蹭,有些东西提前做好了,也根本用不上。

    不过看着朱仲梁的精神状态,这种话最终也都没有说出口:

    “那就提前开始采矿,提前研发提炼装置。

    “等电子管计算机完成后,开始正式的原理性研究。

    “您看,我其实已经在做布局了,电子管计算机也算是它的基础了。”

    朱仲梁听到这里,才比较满意的轻轻点头,然后做出了两点指示:

    “矿场和实验场地放在天南大陆,提炼装置、研究基地、生产设施都放在新天府。”

    朱靖垣不说废话,直接点头:

    “好,明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