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8 帝皇一梦  从十倍张三丰天赋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228 帝皇一梦 (第3/3页)

题。

    可以宋国这般状况,若是国情不加以改变,即便少了一个金国,却也怎么也免不了亡于其他北方外敌之手。

    唯有使其国家强盛,有自保之力,才能长久安稳下去。

    孟修远没有治国理事之才,又在此世界待不得多久了,自是无法亲自去做这强国保民之事。

    好在,这位黄公子,给孟修远提了一个醒。

    这小皇帝赵煦,便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突破口。孟修远记得,这应该是北宋最后一个有能力改变国家命运的皇帝。

    赵煦,历史上十岁登基,二十五岁病逝,庙号哲宗,是个不折不扣的少年天子。

    他一生之中,亲政的的时间只有七年,可却做了不少功绩。

    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

    这位宋哲宗的武德之充沛,在整个北宋历史上,也算得上是少有。

    而且,他显然是看到了大宋国体之中的弊病,所以和他父亲一样,坚持变法改革。

    虽说被手下那些大宋文官之间的党争拖累,但他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之后,也算是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

    总的来说,这算是一位既有志向、又有能力,性格偏还十分刚强的皇帝,与他后面那徽钦二帝全然不可同日而语。

    偏有一个缺点,就是他向来体弱多病,少年时便有咯血等宿疾,登基之后又不节女色、不顾惜身体,以至于年轻早亡,没能来得及将一身本领志向施展。

    孟修远此时为这大宋百姓,自也是要助他一助。

    ……

    半月之后,汴梁皇宫,崇庆殿后阁。

    小皇帝赵煦批改奏折之时,突感觉殿外一阵清风吹来,随即略感困意,不自觉地便伏在了龙案之上,昏昏睡去。

    梦中,小皇帝见到了一片室外桃园,青草翠绿、鸟语花香,说不出的宜人。

    奇怪的一点是,他在梦中,竟仍能感觉到一阵阵清风吹来,拂过自己浑身上下,从口鼻毛孔缓缓灌入。

    感受如此异象,他初时还有些惊慌,可待时间稍长,他便觉察到了其中好处。

    每一次清风吹来,他都只觉得自己身子从上到下被洗刷了一遍,舒畅难言。

    那原本病恹恹的身体,此刻焕发出了从未有过的生机,他生得十八年,大多时候都是在虚弱病痛之中度过,从还未有过如此感受,不由沉迷其中。

    不知过得多久,最后一股清风吹过,眼前的鸟语花香的景色渐渐消散,赵煦突觉得背上一痛,当即惊醒,恍然从龙案上爬起。

    而他睁开眼睛的第一时间,便见得自己案头突然多了三本手抄书册,封皮上各有书名。

    一本上书《武穆遗书》,一本上书《燎原枪法》,一本上书《养生诀》,皆是他从未见过的。

    “怎么回事?是谁?!”

    赵煦见此一幕心中大惊,下意识站弹起身来,但不想双腿一蹬,竟是一跃三尺高。

    这般动作,虽在江湖侠客之中算不上矫健,可在这自小病弱的赵煦身上,却是难以理解的奇迹。

    茫然捏了捏自己的双腿,又感受到身中一股气流涌动、带来从未有过的轻松,赵煦不由得便想起了自己刚才梦中那吹来的阵阵清风。

    似他这般心思机敏之人,如何猜不到发生了什么,赶忙顺手收起了那三本手抄册子,置于厚厚奏折之下。

    于此时,大殿角落里的宦官才从梦中惊醒,以为自己玩忽职守犯了大错,赶忙到赵煦面前认罪:

    “陛下……”

    话未说完,却已被赵煦打断:

    “你去外面问问侍卫,问他们有没有见人进过这崇庆殿?

    不要声张,私下询问就是……”

    宦官闻声,心中慌乱,不知皇帝是何用意,却也不敢违命,匆匆离去。

    半晌之后,这宦官再回来禀报,只道是这大殿附近侍卫都问过一遍,谁也没见有人往这崇庆殿来,甚至于一鸟雀也没见飞过。

    赵煦闻言点了点头,没再说话,只是把袖袍之中暗藏的那三本书册捏得愈紧了一点。

    这部分的内容,考虑了很久,感觉还是应该交代一下。

    已经尽量简略了。

    如果有兄弟不喜欢,还请嘴下留情。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