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九章抵达巴黎  随身博物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七十九章抵达巴黎 (第1/3页)

    “去吧!去吧!

    别人收徒弟,是有事弟子服其劳。

    你倒好!

    有事师父服其劳!”吴新平摇头叹息道。

    “您是能者多劳!”张俊平嘿嘿笑着说道。

    “赶紧滚吧!真是悔不当初啊!”吴新平摇头叹息道。

    “师父,您忙着,我走了。”张俊平嘿嘿一笑,转身收拾东西,离开了南新仓。

    目送张俊平离开,吴新平很是无奈的摇摇头,徒弟太厉害了也不好,当师父的会很累。

    心累!

    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叹息一声,吴新平准备回自己的办公室,突然看到站在工作室里安静复习功课的两个徒孙。

    吴新平眼睛一亮,教不了徒弟,还能教不了徒孙?

    “娟子,祥子,你们这段时间,都跟着你们师父学了什么?”吴新平笑容和蔼可亲的问道。

    “回师爷,我们正在打基础,每天扎马步,锻炼腕力,书法上的功课是每天写两张大字。

    绘画上,在学素描,师父让我们画鸡蛋。”李文娟恭敬的回答道。

    “来,你们写几个字师爷看看。”吴新平一听,确实是打基础,笑着说道。

    师爷发话了,两个人自然不敢怠慢,放下手里的英语书,研墨,开始书写。

    …………

    张俊平路上买了肉和排骨,回到家里,姥姥正在院子里洗衣服。

    不让她干活,可姥姥闲不住,只要看到有谁换下来的衣服,就主动给洗了。

    说了几次,也就随她去了,左右就几件衣服,也累不着姥姥。

    真是一点活都不干,也不好。

    “今个儿又放假了?”看到张俊平回来,姥姥抬起头问道。

    “哪能天天放假啊!公司里没事,我回来给燕子做午饭。

    她怀的是双,得多补充补充营养。”张俊平笑着解释道。

    “对,是得好好补一补,女人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

    尤其是,第一胎就怀了双,更糟罪。”姥姥对张俊平的做法很满意。

    张俊平要做的是瘦肉粥。

    怀孕初期需要补充大量蛋白质,还有叶酸。

    因此,瘦肉粥就是最好的选择之一,没有异味,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大米,家里不缺,而且都是正宗响水大米。

    小里嵴肉,猪身上最嫩的一块。

    用郭德纲的话说,这一块小里嵴肉可以生吃。

    除了瘦肉粥,张俊平还打算做一个海带排骨汤。

    张俊平买的是小肋排,就是猪排最前头那几根,没一根小肋排的骨头都是软骨,能直接嚼着吃掉。

    做好饭之后,张俊平调小火,继续小火慢炖。

    无论是瘦肉粥还是海带排骨汤,都是炖的时间越长越香。

    自己则开车出门去接邱文燕。

    当然,去之前张俊平打了电话,被叶丽华好一通嘲笑。

    不过,张俊平脸皮厚,对于叶丽华的调侃嘲笑,根本不当一回事。

    疼老婆,天经地义,不丢人。

    “你接我下班,昨天怎么不说,害得我被叶姐好一顿嘲笑。”坐在车上,邱文燕使劲锤了张俊平一下,虽然语气上是生气,可眼睛里却包含着浓浓的幸福。

    女人就是这么口是心非。

    “我也是临时起意,正好这几天没什么事,干脆回家伺候媳妇。”张俊平嘿嘿笑道。

    “德性!”邱文燕白了张俊平一眼。

    吃完饭,又搂着邱文燕睡了一觉,才把她送到单位。

    回到公司,刀疤脸已经在办公室里等着他。

    “张爷!”刀疤脸冲张俊平微微鞠躬。

    “做吧!苏州和南京那边怎么样了?”张俊平在沙发上坐下,笑着问道。

    “和苏州、南京那边都已经正式签订投资合同。

    苏州织造厂和南京织造厂我们都是占股百分之七十。

    另外,两地的领导也都支持,我们提出来的缂丝工艺人才培训计划。

    我回来之前,两地的培训已经开始。

    其实,很多织造厂的工人缂丝手艺没有问题。

    就是欠缺美术素养。

    我聘请了当地的着名画家,对织造厂的工人进行艺术素养培训。

    为了刺激工人的学习激情,我参照香江那边的办法,指定了新的工资标准。

    不看工作年限,只看工作能力,有能力吃肉,没能力的喝汤。”刀疤脸把苏州和南京那边的情况向张俊平汇报了一遍。

    “嗯!”张俊平点点头。

    “阻力挺大吧?”

    “是挺大,反对的声音很多,最后还是在市领导的支持下,才得以执行下去。”

    “其实,没必要改革工资标准。

    你仔细研究一下,我国的工人工资制度,一点都不落后,相反很先进。

    只要严格执行,一样能够达到你的目地。”张俊平笑道。

    很多人都以为,八十年代以前的工厂工资标准很落后,所以才会导致后面的工厂破产倒闭。

    其实,这个认知是完全错误的。

    工厂里虽然有论资排辈的现象,但更多的还是能者多得。

    比如工人的职业等级,五六七八级的钳工、铣工、焊工、铆工等等,并不是靠着熬资历就能熬出来的。

    你没有能力,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