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9章 奇葩操作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509章 奇葩操作 (第1/3页)

    秦邵和两个朋友帮李二收敛了尸体。

    这几年的时间,当初五六个在这个城市的朋友,也就李二和其中的一位还在这个城市工作,其他的都回到稍微小一点的城市创业或者寻找新的出路。

    这是个消耗年轻人、轻贱年纪大的人的时代,不像早些时候,就比如秦邵穿越的这个明代,年纪大的人还是相比较地位高、受尊重的。

    说到底是因为在早些时候,各种信息不发达,人们生活的经验、应对各种难题的方法都是要靠经验的积累,而这种积累势必于年纪相关。

    所以,年纪大的人就相对于智慧,地位也就要高很多。

    就比如朝中的官员,到一定的级别基本都要五十上下的年纪,说到底还是上年纪人当家。

    可是秦邵所在的前世,那是个互联网发达的年代,新生物横生,人们能从湖脸上上了解很多知识,根本不需要上年纪人的传授。

    还有商业化的发展,人们生活不用需要那么密切抱团讲关系才能更好地生活。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学习能力变差并且不擅于接触和接受新事物,渐渐就成为被社会遗弃的群体。

    别说老年人,中年人也是一样,对于很多上班族、打工族,35岁就是一个槛。

    秦邵所在的领域更是一样,更新换代快,很多35岁之后已经成为单位的大龄人员,很容易面临裁员。

    虽然先前高收入,但是人到了一定收入之后,如果要再降低过低层次一点的生活,很多人很难接受,这也就是所谓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很多人吐槽说当时国外很多人五六十还在工作岗位,可是他所在的国.度确是不一样,所谓的企业都是喜欢年轻人,人已过四十,似乎已经价值变得越来越低,更不用说那些七八十的老人,更是被人觉得变得没有一点价值。

    说到底还是因为秦邵所在的地方人口太多,人口过剩,国外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当然,发展还没到一定程度,很多不完善也是一方面。

    时代变革下一粒灰尘落在普通人肩上往往就是一场灾难。

    有遇见性负担不那么大的能提前遇见做出改变,比如在中年没到之前转行或者创业,寻找新的出路。

    比如秦邵的一些朋友,有提前考公或者事业单位,也有像他一样创业的。

    这些人一般经济没那么难,比如秦邵,纵然没有家庭和帮助和原始积累,但那几年也积攒了一笔钱,与原生家庭切割,他也没有多少负担,自然转行容易。

    但像李二这种,多年的教育和环境,让他根本没有办法于原生家庭进行完全切割。

    很多人不站在那样的出身环境,很难明白当时人的那种感受和心理,还有在那种家庭生活长大的孩子,从小受环境的影响,也很难决绝起来,很多时候,很容易走进生活的死胡同。

    其实这样的选择对于李二来说,也不能不说是一种解脱。

    可是,很多时候,即使死了,也很难跟原生家庭划开界限。

    因为他们不是李二的亲属,根本不能签字处理他的尸体和他的身后事情,最终只能打电话给李二的家里人。

    李二的家人是在三日后才出现的。

    他们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车到镇子上才会有汽车,汽车又导火车,又到这个城市,再搭乘地铁过来,折折腾滕三日的时间,已经算是快的了。

    秦邵原本以为只是来几个重要做事的家属,不想呼呼啦啦竟然来了一二十号人。

    那些人的面容的行为举止一看就是山里人,破旧的衣服,饱经风霜的脸庞。

    “俺们二娃呢?俺们二娃呢?”

    一个头发花白,脸上脏兮兮的老年妇女冲过来拉住秦邵,因为没有想打那妇人会这样莽撞冲过来,秦邵差点被装翻在地。

    “在……还在太平间呢!”

    幸好有个朋友过来付出秦邵,拉开那妇人,秦邵才能闪到一旁松口气。

    他们带那群人到太平间,很快传来呜呜的大哭声,让秦邵想起早些年间农村的那种哭丧!

    真是让人头疼!

    秦邵从小的时候就对农村的哭丧印象不好,那些一点都不孝顺的儿女,在父母的葬礼上一个个声泪俱下,表演孝子的十.八般武艺,看了真是让人恶寒!

    很多时候,真正的伤心是哭不出来的,能哭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