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1章 闹剧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81章 闹剧 (第1/3页)

    “孩子说自己是高邮人,跟着老爹到了这京城,说是参加什么考试的,他也说不清楚,但说是他老爹能治病,我怀疑是参加医科考试,孩子调皮,路经集市的时候跟他老爹走散了,他现在也不记得什么集市,一直到处乱逛,饿了就乞讨些吃的,今日估计看那糕点香甜,忍不住去拿,被店家给抓住了!”

    王寅回禀道。

    “对了!爷,这孩子身无分文,他刚开始背着一小包袱,后来太饿,里面的东西都被当掉换吃的了,就有基本书和册子,书后来也卖掉了,剩下手抄小册子没人要,他拿着,说是他爹写的,我看这里面的内容写的有些不是太好,担心这人有问题,毕竟他是参加医科考试的,万一混在其中……”

    王寅递过来一个手抄的小册子。

    秦邵拿过那小册子,展开,里面写的倒不是古诗,而是一些散曲。

    《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秦邵读了这曲子,越读怎么越觉得熟悉。

    突然他拍了下脑袋,想起来了,这首散曲好像在上学的时候在语文课本上学过。

    至于作者他怎么也想不起来。

    看了下,下面的署名:王磐,西楼

    还两个人的名字?

    秦邵觉得不是很熟悉,元曲明话本,元代的曲子比较出名,明代更流行话本。

    元曲三.大家之外的曲作家,秦邵还真有些不太了解。

    至于王磐,西楼更是不曾听说。

    那孩子的父亲叫什么名字?

    说是叫什么王磐,他父亲倒是有不少朋友称呼他为西楼。

    这样算起来,这首曲子的作者果然是这孩子的父亲,西楼应该是号或者字之类的,是同一个人。

    王寅和审问的人都读书不多,应该也不是太了解。

    王寅能看出这首曲子内容不好已经进步不少,这些年,王寅在他的建议下开始看书学习,虽然跟那些饱读诗书的人不能比,但是比普通不读书民众好太多。

    这首曲子表面上引用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民众的痛恨情绪。

    秦邵记得当年老师们将这首散曲总结的意思就是这个。

    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确实够直白的,这位老兄看来也是个忧国忧民,有些微愤世嫉俗的主儿。

    再往后翻,很多都是类似之类的诗词,显然这都是那王磐所做。

    《南吕·一枝花.久雪》

    乱飘来燕塞边……遮蔽了锦重重禁阙宫阶……把一个正直的韩退之拥住在蓝关,将一个忠节的苏子卿埋藏在北海,把一个廉洁的袁邵公饿倒在书斋。哀哉,苦哉!长安贫者愁无奈。勐惊猜,忒奇怪。这的是天上飞来的冷祸胎,遍地下生灾。

    这语言确实够尖刻犀利的,不过确实是有些才的!

    下面则是一些记录药材的文字,有不少竟然都是些关于野菜的记载,洋洋洒洒占了好几大本。

    这人虽然在文学方面有些才华,主业倒是跟医学相关,懂得不少医理。

    秦邵合上那册子放在了一边。

    “这人应该是从南方过来参加良医局考试的,你让人去良医局那边调一下看是否有高邮人王磐的资料,也许能找到此人!”

    秦邵提醒王寅。

    “知道了爷!不过这人的文字似乎……我们要不要……”

    “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也就是个有些愤世嫉俗的读书人,应该还是有些才能的,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也不用太刻意,免得吓到他!”

    秦邵笑道。

    “是!”

    ……

    过了两日,王寅果然在良医局查到了王磐的资料,了解到这人果然是江苏高邮人。

    他算是读书人,但屡试不第,因为祖上从医,家里还有些薄田,日子倒是还算可以。

    只是到了王磐这一代,多年科考无果,他本懂医学,还能识字,如果在当地找个差事也不难,只是他人不善交际逢迎,又不擅于经营,日子逐渐窘迫起来。

    特别是王磐妻子去世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