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8章 大明国库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98章 大明国库 (第2/3页)

他的志向定的不高,但他的性格和行为举止,注定他不是一个安于现状、循规蹈矩之人。

    他的性格根本不适合做一个安安分分的臣民,他的思想太自由,而要实现他这种自由思想,除非他跟太.祖一样,掌握这大明江山……

    从设计让自己假死的那一刻,朱佑杬就知道自己的儿子的野心勃勃。

    他将杨家三族送上了断头台,永不能翻身,内阁三老顷刻间就倒台,这种手段,朱佑杬只在太.祖朱元章和朱棣身上看到过。

    他是欣喜的,当然也不免担心。

    儿子还很年轻,也许打仗、搬倒那些老家伙很有一套,但要治理好这大明江山,必须抓住经济大权,有钱好办事,用到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是一样的!

    秦邵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看过大致情况。

    私库那边秦邵了解清楚后,国库他也看了大致的资料,情况也是很不乐观。

    正统七年,皇上的私库完全独立后,大明国库主要有五部分组成;

    户部的太仓库;

    太仆寺的常盈库;

    光禄寺的节慎库;

    南京的户部银库。

    太仓库归户部管理,它由粮库和银库两部分组成,主要设置在上京和通州两个地方,如今有库房七百余座。

    粮库主要储存的自然是粮食,太仓库的粮食主要是供给京城食用。

    每年湖广、山洞、河南、江西等地会将400石粮食运送到太仓库储存。

    以前多的时候有500万石,但因为前几年贼乱和荒宅,减少到400石。

    秦邵让人调查发现,太仓粮库如今集聚粮食库存达到1200万石。

    张璁他们派人到库房看的时候,发现很多粮食都已经腐烂,粮仓内有不少老鼠聚集,粮食浪费十分严重。

    在地方灾荒无粮可吃的时候,京城粮仓的粮食大量变质腐.败,被老鼠搬运,多么可笑可悲!

    秦邵明白这个年代的灾荒频繁,上层者担心饥饿,为保京城安全,京城大量储备粮食的想法很正常。

    只是大量储存浪费,着实可惜。

    后来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又用一条鞭法,结果又造成了粮食紧张。

    如果解决太仓粮库问题,这也是秦邵要面临解决的问题。

    至于太仓银库,算是国库收入的大头。

    太仓库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夏税、秋粮的折银,盐课折银,户口盐钞,商税,马草结算,银课等;

    还有就是其他杂七杂八的,比如抄官员家的财产,犯人赎罪银等。

    有两项太仓库的收入,秦邵很是惊异。

    一项是捐纳事例,名字听着有些奇怪。

    秦邵看的时候,还以为是富商大官有钱给朝廷捐银子。

    心里感叹这大明民众的素质就是高,高.风亮.节,知道朝廷困难,捐钱帮助朝廷。

    他当时还想着如果有这样的臣民,也是自己的一大幸事儿!

    仔细看了,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奶奶的,这不就是卖官创收吗?

    大明的政策中竟然有可以光明正大的通过纳银粮获得出身和官职。

    朱元章的时候当然是没有的,这事儿从成化年间开始出现,一直沿用到现在。

    生员可以通过纳米进入国子监。

    这事秦邵当时科考的时候也知道,觉得这跟前世掏高价钱上学是一样的。

    只是这军民通过纳粮250石就能获得正九品散官儿,这事儿他还真不知道。

    看了政策法令才发现竟然有明文规定。

    特别是如今,纳粮1000石,可以捐七品闲官儿!

    秦邵看那些记录,在他们湖广、江西还真有秀才纳粮最后做了知县的。

    哎!这任何时候,都是有钱好办事,钱真是他码好东西!

    秦邵看了去年朝廷通过下面人捐官太仓库获得的收入,竟然达到15万两,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还有一项太仓库的收入,秦邵也是没料到的。

    那就是和尚和道士如果布道,也是要有度牒的,也就是所谓的从业资格证,这从业资格价格可不便宜,一张从业资格证竟然需要银子五两。

    秦邵问了朱佑杬,得知他如今化名道士布道,也是要交五两银子获得从业资格证的。

    看着朱佑杬有些涨红吃瘪的脸,秦邵有些哭笑不得。

    正德十五年太仓库的岁入银为145万两。

    太仓库的支出也是好几方面。

    首先是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