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二十五章 处理身后事  红楼从辽东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五百二十五章 处理身后事 (第2/3页)

的记载中,林丹汗所统的漠南蒙古,只有数万人口,那么一场战争下来所剩无几,不就是很正常的行为么。

    屠戮就是后金的治理手段。

    入主中原后,打败了准格尔草原,准噶尔的牧民就被屠戮的干干净净。

    野蛮是野蛮,但是的确有效果。

    但是唐清安追求的是文明,没有文明的国家,武力只能是昙花一现,最后在世界的丛林中被淘汰。

    例如印加帝国,大清国等等。

    “你怎么看?”

    唐清安问向贾鉴,金江镇的草原专家。

    贾鉴毫不犹豫的回答。

    “安抚漠南草原上,主动离开林丹汗的台吉们,保护他们的牧场,为他们的自救提供环境。”

    “溃散的牧民,则由第一镇亲自安顿,在指定的牧场生活,向金江镇提供税赋。”

    “以牧场换牧场,东部草原有部落愿意去右翼草原的,则划分更大更肥沃的牧场。”

    “让刘承敏出面,说服各台吉,拿出部分战利品交给第一镇,由金江镇打欠条。”

    此次的战事,主要的军力来自于诸部,金江军只提供了一万人马。

    但金江镇的作用居功至伟。

    没有金江镇的旗帜,东部草原上纷乱的形势,谁也不服谁,是不可能齐心的。

    科尔沁与喀尔喀之间,各台吉与各台吉之间,互相的冲突和矛盾都是很激烈的。

    正是因为这种局面,是林丹汗为何能屡次入侵东部草原的原因之一。

    贾鉴的主意获得了众人的认可。

    “贾先生向来准备充分,令人佩服。”

    唐清安夸赞道。

    人才之所以是人才,就是他不但能看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

    贾鉴能这么轻易的提出解决方法,可见他收到消息后,就已经在做准备。

    贾鉴笑着推诿一番。

    见状,谢有成才开始提出他的想法。

    “第一镇,需要取消。”

    林如海诧异的看向谢有成,卸磨杀驴是人之常情,但没必要如此之快吧。

    “为什么?”

    唐清安耐心问道。

    “左右翼草原,三百年来第一次统一,第一镇控制的地盘太大了。”

    一句话让人哑然。

    如今的左右翼草原,东西长度高达七千余里。

    草原牧民多少人口,当下的人并不清楚,但是唐清安心里有大致的了解。

    根据后世统计,明末清初,草原牧民人口在三百万到四百五十万之间。

    而经历清朝两百余年的减丁政策下来,清末时草原牧民人口不足五十万。

    因此,才有了后世专家提出的,大清消减蒙古九成人口的说法。

    东部蒙古有数十万人口,漠南草原肥沃,人口近百万,漠北蒙古有数十万,加上青海等地。

    漠南草原的人口,林丹汗逃跑带走了二十余万入青海,估计同样有二三十万入了漠北草原。

    主动投靠的,留下来的,溃散的,估摸在四十余万。

    也就是说如今的第一镇,境内的草原人口在一百万左右。

    第一镇虽然有元老冯胜之坐镇,节制使又是将军的义弟,但仍然不得不防备。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是正确的做法。

    谢有成的提议,同样引起了众人的附和,认为应该如此做。

    唐清安没有松口,而是思量起来。

    稳定和开拓。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断转换的。

    例如大明云南的黔国公府。

    当世袭罔替的黔国公实权强大时,云南则成开拓之势,缅甸,老挝等大部分土地皆纳入大明的管控。

    而黔国公府实权小,官府力量大时,则恢复保守之局面,边地不断被侵蚀。

    “我听说西方的罗刹国,正在入侵草原。”

    唐清安开口说道。

    “草原诸部已陷入疲软,极北之地虽然贫寒,千里无人烟,但也不能轻易被外人所占。”

    蒙古草原外的广阔西伯利亚地区,只有寥寥的几个小部落,只能勉励为生。

    中原和草原,两者复杂的关系,连草原都看不上西伯利亚,何况中原地区。

    而且中原势力也不可能跃过草原,凭空插手西伯利亚。

    沙俄轻易控制西伯利亚没有什么诀窍,只是西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