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第一关  红楼从辽东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第一关 (第3/3页)

   “图游击请坐,不知忠顺王有何吩咐。”

    左钦等图门落座后,客气的询问道。

    图门闻言,又起身回应。

    “平辽侯已经先后拿下沈阳周边各地,围困了沈阳,忠顺王想要带兵北上。

    沈阳光复是朝廷大事,而忠顺王兵力不足,想要借调山海关的几部精兵。”

    左钦愣了愣。

    山海关的兵是不能动的。

    而且就算想要调动兵力,也需要有兵部的公文。

    不过左钦想到忠顺王是实权王爷,且是皇帝的亲叔叔,也全权负责辽西。

    他想要插手山海关之事,也不能说是越权。

    但是左钦不敢答应。

    拒绝肯定是不能直言的,以忠顺王的威望,自己不敢得罪。

    “平辽侯既然已经围困沈阳,想必以他的能力,拿下沈阳光复辽东指日可待,如何还需要劳烦忠顺王大驾呢。”

    左钦想了想,笑着看向图门。

    “忠顺王担负圣人的期盼,临危受命于辽西,长久以来呕心沥血,丝毫不敢松懈。

    原来人心慌乱的辽西,逐渐平复且恢复元气,皆是忠顺王之功。

    而沈阳事大,以忠顺王之心,又如何会放松警惕呢,定然亲自督战才是。”

    左钦不是傻子。

    但是他真不敢得罪忠顺王,想着用什么借口,来推诿此事呢。

    ~~~~~~

    沈阳城外。

    数十座营寨,十余万大军,涉及事务繁多,头绪千丝万缕,皆不可掉以轻心。

    军司衙门仿佛人体的大脑,调度军中各事,让军营犹如一个整体,井然有序。

    夜色下。

    大帐门口,燃烧着一排火盆,竖立在三叉柱上,点亮一方视野。恰好,一排巡逻兵经过。

    巡逻兵手提灯笼,仿佛夜色中的萤火虫,走到哪里就带来一丝光明,离开后,又重新恢复黑暗。

    远处。

    火把头上的火光摇摆不定,因为距离过远,只看到光亮。

    唐清安掀开布帘,周围的亲卫们纹丝不动。

    一座座帐篷,犹如树林一般,遮挡人们的视线,唐清安的目光,只经过几座帐篷,就再也穿透不过去。

    天空满是繁心,宽广无比,但是唐清安的心情,怎么也舒爽不起来。

    随后。

    谢友成等人,也从帐篷中出来透气。

    关于战事的布置,几人已经在大帐中,商议了整整一日。

    今日在帐篷中带了许久,唐清安想要走一走。

    想到军营之中,又是夜晚,不好轻易的走动,且没有提前布置,以免引起骚动,放弃了心中的想法。

    沈阳城坚。

    虽然胜利就在眼前,但是为了赢得胜利,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谁也无法预料。

    战前。

    蛮族屡次派使者,想要和金江镇和谈,皆被唐清安拒绝。

    如今都城被围,却没了动静,可见其心意坚定,准备以沈阳的地利,对抗金江军。

    “不论如何,冬日来临前,要拿下沈阳,但是也要做到万全之策,避免伤亡过重。”

    几人深呼吸几口气,感到比帐篷中,要轻快很多,突然听到将军的话,谢友成连忙上前。

    “将军所言甚是,我等必将慎重对待。”

    唐清安点点头。

    又见了见天色,见气氛沉重,又笑着看向诸人。

    “天色已晚,诸位回去歇息吧。”

    谢友成没有推诿,带着众人和将军告辞后,离开了大帐,唐清安在亲卫们的保护下,回去了不远处,自己的营帐。

    一行人。

    在士兵们举着灯笼的护送下,纷纷回去自己的住所,唯有谢友成告别了同僚后,却没有回去自己的帐篷。

    提供军司官员办公的几座帐篷,谢友成挑灯继续处理公务。

    不久。

    天空放白,没有一会儿,天色就亮了。

    几名骑手。

    在夜色下匆匆入营。

    除了他们经过的地方,其余处丝毫不知。

    谢友成拿到李长松的书信,看完后不敢怠慢,连忙跑去将军的住处,侍卫们知道是大事,连忙进帐,叫醒了刚躺下的唐清安。

    唐清安红着眼睛,洗了一把脸。

    身旁的谢友成,已经把信中的内容读完。

    “真是麻烦啊。”

    唐清安清醒了些,心中感到无奈。

    他出海以来,先后面对过辽西三个人。

    史鼐,魏毅,忠顺王。

    史鼐屡次帮助自己,促进了金江镇的发展。

    史鼐去职后,新上任的魏毅,刚到任就想要给自己下马威,要对付自己。

    不过他的实力不足,并不放在自己心上,没有造成多大的麻烦。

    反倒是军力最弱的忠顺王。

    明明军力连当初的魏毅都不如,却让自己棘手。

    “真要是达成了忠顺王的目的,我们还真不太好办。”

    谢友成问难道。

    不提辽西军目前的战斗力如何。

    真要是八万大军抵达大辽河,金江军至少要分兵三四万驻守海州才能放心。

    相当于去了金江军三分之一的军力。

    那沈阳的仗也不用打了。

    “先去打探山海关是否同意了忠顺王的军令,在提醒李长松,小心忠顺王硬来。”

    “不会吧?”

    谢友成不敢信。

    李长松是节度使,谁敢对他硬来,不怕朝廷的追究?

    “其他人的确不敢,因为没有这股底气,但忠顺王可不一定,他一向自视为皇帝的亲叔叔,没有他不敢的。”

    唐清安有更多的情报来源,比谢友成对忠顺王的了解要深。

    “终归还是要想个办法才是。”

    “他拉拢草原部落,我们也拉拢草原部落,奥巴不愿意帮我们打蛮族,我同意他的行为。

    但是让贾鉴去问问他,林丹汗是否会放弃攻打他?

    如果他认为林丹汗不会放弃攻打他,想要我的支援,那么他愿不愿意先帮我一个忙呢?”

    “将军是想?”

    谢友成一脸的惊愕。

    唐清安点点头。

    “让奥巴出军,帮助李长松协守北镇城。如果无事最好,忠顺王要是真硬来,就不只是李长松的八千兵了。”

    忠顺王敢对李长松强硬。

    因为李长松手里只有八千兵。

    双方实际中都不敢动真格的情况下,忠顺王兵是北镇军的数倍,李长松是无力阻挡的。

    但是当北镇有了更多的军力,那就形势不同。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