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监国(打滚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监国(打滚求月票) (第3/3页)

新衣裳,也成了常态。

    家里不富裕的,当了冬日的衣裳裁夏装都是常有的。

    到了冬天,将夏天的衣裳当了,再将冬衣赎回来。

    八旗奢侈风气,已经从上到下了。

    寻常旗丁,家无余财。

    这会儿功夫,梁九功出来了,看了眼诸皇子,对大阿哥道:“王爷,皇上传您跟诸位爷进去……”

    大阿哥点头,带了众人进了清溪书屋。

    清溪书屋里,康熙在炕上坐着,炕边摆了一椅,太子坐在上头。

    父子两人只隔了两三步远,像是正说什么,父慈子孝情景。

    眼见着大家进来,太子也没有起身的意思。

    等到大家给皇上与他见过礼,他才起身对大阿哥颔首,而后也对大家点点头,重新坐下。

    太子在御前素来有位次的,大家也习以为常。

    只是舒舒都想到入值南书房之事,除了五阿哥之外,其他年长的阿哥也想到了。

    三阿哥的心“砰砰”直跳。

    皇子不是太子。

    太子留京的时候,可以监国,独揽政务。

    到了皇子这里,一人独揽就不妥当了。

    那留在京城协理政务的,除了大阿哥,应该还有他吧?

    他可是三阿哥,年齿就在大阿哥与太子之后。

    要是两人,当有他。

    要是选四人,也当有他。

    康熙已经望向大阿哥,道:“各省千总,年满来京候补,有多年补不上缺的,听说滞留京城最长有十年,这些日子你在京中,将候补千总人数都统计好,按照资历补缺;将京营外放武官人数统计下来,不许过地方缺的四成,否则太不均了。”

    文官候补,也要跑官,是在几个部推的候补人选中择优。

    武官候补这里,就比较坑了。

    京缺有限,勋贵子弟补了前程以后,年满就在兵部走动,外放地方。

    一来二去的,就是下头出了一个缺,都是京城的人补下去。

    可是那些资历满了的地方武官,想要原级留任都困难,年满进京陛见后,就无缺可补了。

    大阿哥虽不耐烦这些细碎的事儿,可这是皇命,躬身应了。

    康熙仔细看他神色两眼,确实没有异常,才望向其他人。

    皇子们按照年齿左右分立。

    太子旁边是三阿哥、五阿哥、八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

    大阿哥下头是四阿哥、七阿哥、九阿哥、十二阿哥。

    最小的十三阿哥看着也跟大人一样,是将要大婚的人了。

    康熙想起了早先,二十二年,奉太皇太后往古北口避暑,带的是太子、大阿哥与三阿哥,当时都是孩子,三阿哥话都说不利索。

    那是他第一次带儿子出门。

    到了二十六年,入了上书房的八阿哥也跟着出巡塞外,成为蒙古人眼中的小皇子。

    这一晃,都小二十年过去。

    他沉吟道:“太子随朕巡永定河,南书房要留人值守……”

    说到这里,他开始点人,道:“三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

    四人应声出列。

    康熙道:“你们分作两班,入宫轮值。”

    四人齐声应了。

    九阿哥看着眼对面的十阿哥,眼见他神色如常,才放心。

    让舒舒说着了。

    没有十阿哥,可着前头年长的阿哥们。

    五哥那么懒散的人,都拉出来凑数了。

    这结果也是意料之中,可九阿哥心里还是有些难受。

    前头的阿哥,除了五哥跟七哥,其他连带着太子,都是人人称赞,说是能干什么的。

    从他开始,就没人夸了。

    他还罢了,不入朝,没有处理政务,内务府这里也没有什么大刀阔斧的变化,不夸就不夸。

    十弟那里,是压根没有给过机会展示。

    都说三哥跟老十三文武双全,可他晓得,十弟这里也是文武双全。

    汗阿玛也是,带走三个儿子,派了五个儿子的差事,怎么就没有想起老十来?

    *

    下一更8月25日中午12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