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头回〗  北宋倒马金枪传.第二卷,千秋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头回〗 (第2/3页)

着小心,老小子现在就是疯狗一条啦,逮谁咬谁,免不了又是一番是非之辩。您倒是可以放心,六弟绝没出去过,七弟我们没见着,但我想也绝不会违抗您的命令,私自出府。事有真假虚实,您防着点儿就成啦。”“好,有劳贤侄你挂怀,你赶紧回府跟你爹说一声,少不了明日还得麻烦他来帮衬。”“好,我这就回去跟怹老人家说去。”爷儿俩就在府门口儿这儿告辞。

    六郎陪着父亲、母亲往家里头走……这一路走,一路把今天自己做的事一一仔细禀告,令公一听,一点儿破绽没有,这孩子也从来不撒谎,这的的确确是没六郎什么事儿,心里踏实点儿。可还担心这里边有老七的事,到在银安殿上,叫人把老杨洪叫来,一问,杨洪还挺得意,“七少爷?那现在还没睡醒呢,准没出去过!”令公又叫人把把守院门的几位家将都叫来,魏直、胡奎、马信、姚雷、穆伦、杨雄、周胜、罗芳,外带马前姜豹、马后薛彪,几个人各揣心腹事,来到了堂前。

    八位指挥使很高兴,哎呀,令公您回来啦,您今天公事都办得怎么样啊?见着几家王爷了吗?咱们公子们都很老实在家呢,五少爷去祠堂里练了几趟少林拳,八少爷陪着奶奶们把府里各处查验了一遍……啊,这个七少爷嘛,到大门口儿晃悠了一圈儿,就没见着了,估摸是觉没睡够,又回去睡了。一听到这儿,嗯?令公和太君听出毛病来了,谁干的什么都说得上来,唯独老七,大门口儿晃悠了一圈儿人就没了……不好!这小子没睡懒觉!“今日儿一上午,真的就没有人能从你们看守的院门出去吗?”太君这么一问,轮流扫视十位家将,等到了姜豹、薛彪哥儿俩这儿,哥儿俩大气都不敢喘,脑袋低着,光瞧着地下。太君一瞅哥儿俩这个模样,脑袋里轰的一下子,坏了,看来有事!“豹儿啊,”平常,太君就跟这哥儿俩的亲娘差不多了,“你们俩给我跪下来,都说说,今日儿个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俩从小就不会撒谎,可要对我们实话实说。”“呣,您老两位听我们从头儿说,它是这么这么回事……”就把前前后后,都给老两口儿学说了一遍。等听到最后,大家伙儿才明白,原来是云南来的任堂惠为了能解救七郎才冒充六郎跳楼杀街,所以才有刚才这么一出。

    令公吩咐马上擂鼓聚将,杨七郎还假装没睡醒呢,抻着懒腰就来了,上殿一瞧,得,姜豹、薛彪哥儿俩跪在堂前,“嗨,准是你们哥儿俩把我卖了吧?爹妈在上,不肖孩儿我闯祸啦!”倒省事,扑通一声就跪在堂前。令公气得一句话也没说,闭目沉思,太君先开口了:“老七啊,你平日里再怎么胡闹、淘气,爹妈都能容你,可你得有个分寸哪!潘家是什么样的人物?你爹爹早已经和潘洪击掌盟誓,不许你们去打擂,你怎么还是把这个马蜂窝给捅了?唉……就算你非得去给人家擂台夺魁捣乱去,打就打,干吗还要把人一劈两半儿?你可算是把事情做绝啦,爹妈实在不知道当怎样才保得了你的性命。”杨七郎并不太在乎,他觉得潘豹在擂台上都打死那么多人了,还违抗圣旨使用暗器,早该死了!就把自己到底因为什么偷出府门,为什么要拦路劫潘豹,以及到了天齐庙里以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的事情全都一五一十地跟家里人讲了一遍。五郎听完高兴地上来一拍他,“嘿!黑老七儿,真有你的,劈得好哇!”六郎和八郎听明白了,也都点点头,都赞成七郎的所作所为。令公沉吟不语,嗯……原来是这么回事……闹了半天,我又被三弟呼延赞给算计了,苗军师和宋丞相也来这里边儿掺和!看起来潘洪此次夺印,是非比寻常啊!为国为民,七郎上台打潘豹也都是应当的,只不过,你们都得意了,叫我杨继业如何收场?太君说:“有道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唯今之计,只有先应这一场官司啦。令公,依我之见,老贼必定会连夜去西宫告状,咱们还得快着点,你看天色已然不早,不如今天就带着孩子到开封府去投案。你还得快着些走,趁天亮前去自首,按大宋的刑律……可以从宽处罚。”嗯……令公嘴上说好,可是身子没马上挪窝儿,又低头盘算了片刻,歪头儿瞧了一眼六郎。哦,六郎一下就明白了,任堂惠报我的名儿救下了七弟,这个事儿说什么也不能叫任贤弟来承当,只能是我把它给认下,站出来说:“爹,我陪着七弟跟您一同去投案。”令公点了点头,父子三人重整衣冠,出府遘奔开封府府衙而去。

    杨继业和六郎、七郎爷儿仨刚刚出府,就瞧见有一乘轿子来到天波大街前,打里边钻出来一位,令公一瞧,正是钦天监一品监正苗崇善。苗大人来到令公的面前,面带惭色,“哎呀,令公哇,都是我等无能,累及七将军招惹此等祸事,下官特来请罪!”“唉,苗军师,您这是说的哪里话来?惹出祸端,全在犬子烈性,怪不得列位老大人。军师急匆匆前来敝府,不知您是有何见教吗?”“不敢不敢,老令公,我的书童苗青回府把前前后后都讲给下官我听了,猜度以令公您的为人,必定是要绑子投案,这才吩咐家丁到天齐庙搜寻此物——令公您看!”身后有书童苗青举起来一块儿牌子,令公上眼观瞧,牌子上写着:“国舅立擂告示:一应王孙公子,官胄贵戚,军民百姓人等,上擂比武,打得擂主台官一拳者,得彩头银一百两;踢得擂主台官一脚者,得彩头银五百两。台上拳脚得势,将擂主台官打下擂台者为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