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3章 朱温的坑杀  唐枭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63章 朱温的坑杀 (第2/3页)

    根据探报,七万庞师古军自徐州出发,南下淮河清口,意图渡过淮河,挺进楚州高邮,兵临扬州城下。

    另一路葛从周军,进攻号称淮南门户的寿州。

    依据历史发生过的战争,北方进攻淮南,最佳进攻路线就是拿下寿州,之后的路途是淮南平原,利于进军。

    徐州出兵,清口渡过淮河的路线,虽然距离扬州路程最短,但是渡过淮河之后,面临水网密布的路途,需要强大水军助战。

    若是没有匹敌的水军齐头并进,一路上基本被动挨打。

    杨行密主张出动大军,击败进犯寿州的葛从周军,然后顺流而下再战庞师古军,若是庞师古军渡过淮河,则依靠水军败之。

    出身河东军的李承嗣,认为寿州有悍将朱延寿镇守,葛从周的一万军力进攻无济于事,很可能是朱温的诱敌之计,若是让庞师古军渡过淮河,押后的宣武军必然南下会合。

    因此,必须御敌于淮河之外,轰轰烈烈的直面七万庞师古军,只要战败庞师古军,朱温必然退军,朱瑾也持一战决胜负的想法。

    最终,杨行密采纳李承嗣的战略。

    ......

    由于宣武军的行动迟缓,身在桂管的韦扶风接到了紧急军情。

    第二次军情的内容,让韦扶风诧异,宣武军兵分两路进犯淮南道,其中一路七万军力自清口渡淮,另一路一万多兵力进夺寿州。

    “朱温不应该这么进军?拥有优势兵力,最佳战略就是总攻寿州,但其选择自清口渡过淮河,朱温的水军不可能强过淮南水军。”

    韦扶风做为一方诸侯,曾经与来自淮南的将士和张佶,学习过淮南地理和军事要略。

    朱温进军的不合理之处,一是不该分兵,一分为三的兵力薄弱,最强的大军还押后。

    二是进攻突破口有误,假如朱温大军的押后,是顾虑后方大本营安危,那更应该选择寿州进攻。

    寿州是淮南道防御的腰眼,距离宣武军老巢汴州也比清口近上许多,集结十几万大军总攻寿州,淮南军只能硬碰硬的比拼军力。

    韦扶风摇头,猜度朱温的这次进军,之所以选择清口渡过淮河,或许是急于求成。

    葛从周军进攻寿州,是为减轻清口突破淮河的压力。

    宣武军与淮南军的战事,没有影响韦扶风南巡计划,这一次南巡之后,他会着重经营金州治下,应对未来宣武军或淮南军的进犯。

    ......

    十一月,庞师古军姗姗来迟的抵达楚州清口驻扎。

    另一路葛从周军也抵达安丰虎视寿州,淮南水陆大军早就集结淮河对岸,大战一触即发。

    主帅庞师古登高远眺,看见淮河对岸停泊了太多船只,而自家船只,多数适合载运辎重的货船,水军战力明显不如对岸淮南军。

    “大人,属下认为,营盘所处地势低下,如今正值秋汛,易遭水涝,不如移营三十里驻扎。”一名心腹将官建议道。

    庞师古皱眉,说道:“此处扎营能够有利于防御偷袭,不能给予淮南军登陆偷袭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