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3、南郡  骑砍三国之御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163、南郡 (第2/3页)

走败走汉津,往沔阳而去,曹操则将南郡彻底收揽,随后便以江陵当作前线指挥点,为后面的征伐江东开始做准备。

    而在赤壁之战后,江陵的地位愈发重要,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它展开了激烈争夺。

    鲁肃和甘宁都曾向孙权建议,在立足江东后要西取荆州,完全控制长江以南的半壁河山;刘备也以辅左刘琦为名,用兵为其收复荆州,这两股势力各怀自己的心思,在驱逐曹操势力的目的上达成一致,因此合兵围攻江陵,与曹操留守的主将曹仁发生激战。

    双方交战一年以后,曹仁的兵马粮饷消耗严重,却得不到及时补充,被迫从江陵撤退到襄阳。孙刘两家获胜后进行了土地分割,由于周瑜领导的吴军是作战的主力,所以划分疆土主要是按照孙吴的意愿来进行,孙权任命周瑜作南郡太守,占据了江北从江陵西至峡口夷陵的领土。

    随后在“刘备借荆州”后,江陵地位又再次被拔高。

    荆州有大小之分,大荆州笼盖了荆襄七郡,小荆州却是单指南郡,赤壁之战以后,曹、孙、刘三家对江陵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处置态度。曹操在经历兵败之后,明白自己尚且没有统一中国的力量,决定收缩战线,努力恢复发展中原后方的经济,便决定“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全力防守这三座前线要塞,从这个角度来说,曹仁从江陵主动撤退除了周瑜给的压力之外,也有曹操主动放弃的成分,不再把它看作“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这个阶段,曹魏是将防御南面的重点放在了襄阳。

    而东吴这边对江陵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原本按照周瑜的设想,下一步他要兵入巴蜀,然后北进夺取襄阳,窥视中原,江陵是他实现上述作战目标的出发基地,可谓重中之重!

    关键是只要占住江陵,此时占据江南四郡(长沙、武陵、桂阳、零陵)的刘备便被彻底隔离,既不能进占益州,也无法北赴襄阳,等于是被孙吴手拿把攥,牢牢控死。

    也难怪大耳贼要暗戳戳地挑拨离间,对孙权说什么“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了,要是真让周瑜按部就班地去实现这个战略,孙吴能否一统天下暂且不说,彻底被锁住发展机会的刘备是肯定毫无机会了。

    只可惜孙权虽然没有中这挑拨之计,周瑜却太过短命,建安十五年,当孙权批准了西征益州的战略后,周瑜踌躇满志地准备返回江陵,却在行至巴丘(今湘省岳阳)路染疾病,不幸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周瑜一死,孙权如丧考妣,刘备和曹操却是欣喜若狂,后者更是立刻便在九江前线的合肥调集兵马,准备开始“四越巢湖”的第一次南征。

    失去主心骨的孙权登时压力大增,为了集中兵力防御,便依鲁肃之计,将刚刚占领的江陵以及南郡交给盟友刘备,让其为他防守襄阳这一路的曹军。

    这对于对于刘备,自然是求之不得,因为江陵本就是“隆中对”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隆重对”里怎么说的?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这里的荆州说的就是南郡,按照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霸业谋划,第一步便是夺取南郡,然后西进巴蜀,最后兵进宛、洛,两路进攻曹魏,要夺下南郡,便先要占有江陵。

    只不过这个如意算盘被周瑜破坏,在曹仁撤离江陵后,第一时间便将江陵和峡口的夷陵抢先占据,却把江南四郡扔给了刘备...

    所以周瑜这个碍事的刚刚身故,刘备便不惜冒着被扣留的危险,立刻屁颠屁颠地亲赴江东,向孙权商议“借荆州”一事,最后有鲁肃“助攻”之下,孙权半是不甘半是无奈地答应了此事。

    在此之后,江陵便成为刘备集团的首府,集政治,经济与军事中心三位一体,刘备领兵入川之时,关羽北伐襄阳之际,江陵都是蜀汉的后方基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