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153、大将之器 (第3/3页)
得知,此子若是看出端倪,插手阻止张羡呢?」
「便是文聘提醒,张羡会听吗?」徐方反问道:「黄将军莫非觉得张羡会将文聘这样一个后生晚辈放在眼里吗?」
黄忠闻言默然。
是啊,别说是文聘,甚至别说是蔡瑁,他可是曾听说过,当初刘表平定宗贼之后,声势达到最高峰时,张羡都没有老实乖顺过。
听到这里,众将再无异议,纷纷表示赞同,看着高踞主位的徐方,气度沉凝不说,眼中更有澎湃的自信,黄忠不由暗自感慨。
同样是主公的总角,相比之下,这位可比另一位要强上太多了啊。
这话说的不错,经过数年历练,此时的徐方已不仅有大将之风,更有大将之器了。
《兵法二十四篇》有云,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更根据这个把将帅分为六种。
察其女干,伺其祸,为众所服,此十夫之将:如果一个人能察觉他人的女干诈,看到事物潜伏的危害、祸端,更能被部下所信服,这种可以领导十个人的队伍。
夙兴夜寐,言辞密察,此百夫之将:如果早起晚睡,整日为公事操劳,言辞谨慎小心,能倾听部下的心声,这种就可以统领百人的队伍。
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将:为人耿直又深谋远虑,勇猛善战,这样才可以统领千人的队伍。
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悉人饥寒,此万夫之将:外表威武,个性光明,能了解别人的努力和辛苦,又能关心他人的饥寒情况,这种将领为万夫之将,可以统领万人的部队。
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能举贤能之人,进德修业不断充实自己,连续不断,为人忠诚、可信、宽容、大度,善于治理乱世,这样的将领为十万人之将。
至于最高的则天下之将,要求也最是严苛,既要「上知天文,中察人情,下知地理」更要「四海之内,视如室家,仁爱之合于天下,信义服于邻国。」
徐方能根据敌将张羡的身份地位,乃至性格脾气做出量身定制般的针对计策,这便是「中察人情」,其实已是在谋算方面进入最高的层面了。
当然,其他的条件他暂时却不具备,所以只能说有「天下之将」的气度,却还没有「天下之将」的本事。
而用这六种「将」来比这会儿同在帐中的天军众将,则除了黄忠能算万人之将外,无论周泰还是魏延,其实都差了一截。
魏延的智谋没有问题,但在气量上却嫌稍窄,周泰的心性稍好一些,机变上却又有所欠缺,故而都只能算是千人之将。
再说那张羡,他能十数年来屹立不倒,显然作为一郡太守是很称职的,但是要是以兵家的角度考虑,如果也用这六将来套比,也许至多是个万人将罢了。
以万众将来对十万众将,这就好像秦末刘邦用韩信、灌婴、曹参击魏。
适时郦食其刚从魏国出使归来,刘邦问他:「魏大将谁也?」郦食其说:「柏直。」刘邦不屑一顾,道:「是口尚乳臭,安能当韩信!骑将谁也?」郦食其答道:「冯敬。」刘邦说道:「是秦将冯无择子也,虽贤,不能当灌婴。」又问:「步卒将谁也?」答
道:「项佗。」刘邦很高兴,说道:「不能当曹参。吾无患矣!」
而在此之前,韩信亦问食其:「魏得无用周叔为大将乎?」郦生说:「柏直也。」韩信道:「竖子耳。」遂进兵。
所以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如果援军的将帅不是文聘这个「未有败绩」的名将,单从长沙目前对峙两军最高长官来看,徐方显然更胜张羡,临湘的陷落可能就是时间问题。
只是人生没有如果,文聘已经来了。
「大善。」
徐方拍掌笑道:「既如此,那我这就派遣快骑回报南昌,诸位也请做好准备,此番...」
「本将要再激张羡一回,诱其野战!」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