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6、望气  骑砍三国之御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166、望气 (第2/3页)

将饭菜送去书房,再冰壶酒来。”

    “是。”

    ......

    周瑜踱步穿过游廊,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天井,前面的正厅一旁正是书房。

    到了书房,推门而入,便见厅内布置典雅,色调相配,灯光柔和,予人宁谧恬适的感觉,一个中年人正负手站立窗漏一旁,沉默看着窗外的月色。

    听到脚步声,那中年人扭头一看,见是周瑜,本是一脸肃然的脸上登时泛起笑意。

    “吾家麒麟儿返巢矣。”

    “叔父,今日有口福了。”周瑜端着碗盏走了上去,先不落座,而是持箸细细地挑开鱼肉中的小刺,再将碟挪至那中年面前,抬头灿然笑道:“咱庐江的鲥鱼鲜美着哩,这是同乡的一位都伯今日刚从河塘子里捞出来的,又大又肥,叔父尝尝。”

    “要是爱吃,侄儿让人天天送一条来。”

    “恰逢战事,岂可公器私用?”

    虽知周瑜说的是玩笑话,中年人还是立刻摇了摇头,此人正是周瑜的叔父周尚,乃是当世有名的大儒之一。

    原本的历史上,周尚在建安元年携周瑜返回寿春,随后次年袁术称帝,因不看好袁术,故请出任丹阳太守,周瑜一同前往,为郡内的巢县县长。其后孙策起兵时,周瑜携兵投靠。

    随着穿越者王政的地位越来越高,势力越来越大,对历史的轨道所带来的影响自然愈发深远。

    不仅袁术比原本的历史上更迫不及待地想要称帝,孙周尚前往寿春的时间,都提前了小半年。

    且这一次,他对袁术虽然依旧不满,却也对孙策的看法大变,所以没有再次选择出仕袁术,也同样没有带着周瑜前往如今属于孙策势力范围的丹阳。

    甚至连周瑜这个合肥县丞,若非怕拒绝的太过彻底,引起袁术不满,牵连氏族,本来周尚都不想让其做的。

    当然,这其实也算是一种表态,起码以周尚为代表的庐江周氏,暂时倾向了袁术。

    毕竟哪怕同样有着逆上之心,袁术目前毕竟只是摆出一点姿态,孙策却已是拿着家伙做起来了。

    虽是带着呵斥的语气说着,不过看到那碟鲥鱼时,周尚却是眼神一亮,明显是心动了,只是下一刻,当他将目光转向周瑜时,却是骤然间神情一变,旋即双眼一眯,细细打量了周瑜好一会儿,突然吩咐道:

    “瑜儿,去把门闭上。”

    周瑜登时面露疑惑,却还是依言而行,待其转身落座后,周尚问道:“附近可有不妥?”

    知道叔父是有事要说,周瑜连忙回答:“目前二十步内,无人在旁。”他是文武双全的俊彦,耳目亦算过人。

    周尚这才放下心来,双目露出严厉光芒,望向周瑜沉声地道:“你今日可是见到什么陌生人了?”

    陌生人?

    周瑜闻言一怔,虽不知周尚此问何意,却还是答道:“要说陌生人,今日徐州王政率军抵达合肥,不知算是不算?”

    要说陌生面孔,那两千天军以及合肥城中的许多百姓自然都算,不过周瑜自然清楚周尚问的不可能是这些人物。

    “王政?”周尚双眉一皱,喃喃自语道:‘怎么可能?”

    “怎会是个黄巾贼寇?难道...”

    “瑜儿,你真没见过其他特别的人了?”

    周瑜目露回忆之色,好一会儿,再次摇了摇头:“若说特别之人,恐怕只有这个王政了,”顿了顿又补充道:“说起来,此子年纪虽比瑜尚要小上两岁,可的确气度不凡,有大将之风。”

    “大将之风...”听到这话,周尚默默咀嚼了会,嘴角忽然逸出一丝充满莫名意味的微笑:“嘿,岂止如此啊。”

    说着,他望向周瑜,突然问道:“瑜儿,你可知道为何你的父亲,伯父都做过官,唯有你叔父我却是半生白身?”

    周瑜想了想,斟酌着语句道:“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叔父性好黄老之术,性情高远,自不愿受此苦恼。”

    “哈哈,性好黄老不代表便淡薄名利。”

    周尚闻言洒然一笑:“我不为官,非不愿,实不能也。”

    迎着周瑜愕然望来的眼神,周尚缓缓解释道:“你还记得中平六年吗?”

    周瑜闻言一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