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09章 大失所望 (第2/3页)
只不过他提到江浙道没有流民之事,这本就是件光彩事,自己也没什么可遮掩的,最好让这观政天下的盛修撰闻知此事,回京给自家老爷请功才好呢。
“盛修撰有所不知,我江浙道在抚台大人治下,政通人和,尤其是商贸最为兴盛。其中,蚕桑丝织更是繁茂,各大作坊遍地开花,单单这金陵府便有近万织机,至于江宁府、临安府等地织机数量更是多。
如此多的织机,自然需要数目庞大的织工。如今丝绸产量虽大,仍是供不应求的紧俏货,工坊东主自然是四处招人,加紧生产。做织工待遇丰厚,比耕地更惬意,流民们也就纷纷投入工坊为工了。这也算是抚台大人的一项善政。”
谈及此事时,黄体仁轻抚胡须,颇有些自得。
盛长桢恍然大悟,江浙道丝织业正在急速发展时期,劳动力短缺,流民自然就是最好的工人来源了。
只是盛长桢还是有些不解:“这么多织机,丝绸产得何其多,居然还是供不应求,我大周有这么多需求么,难道是远销海外了?”
黄体仁闻言脸色一变,胡子差点都揪断几根。
大周朝开国之时,朝廷便立下禁令,片板不下海。历代皇帝都是小心遵循,不敢逾制,如今亦是如此。
盛长桢提及此事,自然是让黄体仁觉得心惊,连忙撇清道:“盛修撰说笑了,禁海是我大周祖制,谁敢违逆?
更何况,我大周何等广大,子民兆亿,江浙道所产丝绸在大周境内行销尚且不够,哪用卖到蛮夷之邦去?”谷
这番言论并不能使盛长桢信服。
黄体仁刚刚把江浙道的丝织业产量都夸到天上去了,但据盛长桢所知,大周朝大部分百姓还挣扎在温饱线上,消费能力低下。也就是说,大周国内根本就没有那么庞大的市场。
盛长桢紧紧盯着黄体仁的眼睛,试图从中看出端倪来。
可黄体仁一脸平静,坦然以对,让盛长桢只得暂时按捺下心中的狐疑。
盛长桢又问道:“江浙道那么多桑田,农田必然大少,江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