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什么都是我的,什么都不是我的  往事百语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什么都是我的,什么都不是我的 (第3/3页)

上如何能跟他相比?但可以说他拥有实质财富,如六轻、南亚、台塑等,而我所拥有者,则是无形无相的三千大千世界。

    披剃五十年来,我对母亲的孝心恒久不变,对其他亲友也总是量力接济,只是我有自己的原则与方法。有的徒众看我对于苦难者的求助慷慨解囊,对于亲人的需索反而思前顾后,心中百思不解,于是前来问我,言语中带有不平之慨。我回答他们:“因为我不认为亲人是我的,更不觉得苦难者不是我的。”

    当我们行走街头,目睹贫富贵贱、少壮老弱,和我们擦身而过;当我们踏青野外,但见走兽爬虫、飞鸢游鱼,与我们相视对看,焉知何者不是自己过去世里的父母亲眷?究竟谁是我的?谁又不是我的呢?所以,该给的,我万金不惜;不该花的,我一毛不拔。唯有等视一切众生,拔苦与乐,才是真正的回报深恩,因此我发愿生生世世来此人间,学佛行道,度脱有情。

    曾经有人和我说:“为什么对那么顽劣的徒弟,还要煞费心机?”我想,就是因为他冥顽不灵,我才要多花心思,将他导向正道。子女再不好,几曾看过为人父母者嫌恶舍弃呢?树上的叶子掉落下来,因为不是“我的”,所以一点也不感到疼惜;身上的皮肉受伤化脓,因为是“我的”,所以每天用心敷药包扎。如果我们能将众生视为自己的眼耳鼻舌、手脚四肢,就会珍惜每一个因缘,心甘情愿地为对方付出一切。

    前些日子,一名信徒恭敬地捧着一个破旧的红包袋给我,腼腆地说道:“它已经在我口袋里放了三年,每次您都来去匆匆,没法子送给您,今天总算让我遇到了。”对于信徒的厚爱,我真是感激不尽,但是我的确打从心里将信徒看成是整个佛教的,从未视为个人所有,因此每次主持皈依典礼完毕,我总是赶快离开,恐怕沿途受人跪拜;每回大座讲经下台,我也是潇洒而去,不带走一个掌声。但是只要大家有困难找我,我一定为他们解决。

    经云:“所有众生,我皆令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而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又说:“众生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唯有保持一颗无所得心度众利生,我们才算是真正拥有了一切的众生。

    一九四九年,我来到台湾以后,本省人一直喊我是“大陆来的和尚”;一九八九年,我首次返回一别四十载的家乡,行至大陆各地,大家却都说我是“台湾来的和尚”,一时之间,我突然对于自己应该隶属哪里,感到模糊起来。后来我走访各国弘法,才发觉自己每到一地,都将当地视为是我的家乡,所以我睡得安稳,吃得自在。

    白人的胡睛碧眼,固然清新大方,黑人的黝肤卷发,看起来也美丽高贵,欧洲的古堡令人发思古幽情,非洲的森林也颇具原始风味。只要我有一颗泛爱大众的慈悲心,又何必自我设限,将自己局促于某一个国度里呢?于是我立意要做一个“地球人”,把自己奉献给全世界的众生。因此,我在海外各国建设数十家道场,成立世界性的“国际佛光会”,希望凡是与我一样有国际观的同好,都一起来拥抱地球,为世界的和平安乐携手合作。

    我们的心胸有多宽广,就能包容多少事物,所以身体固然是我的,国土、众生、地球也都是我的,甚至只要我们具足慈心悲愿,立意直下承担,整个宇宙都是我的,然而一旦放下万缘,就是自己身上的一毫一发,乃至坐拥三千大千世界恒沙七宝,也都不是我的。所以应该有无量喜舍,普施回向的度量。

    过去秦人遗失一把宝剑,不但不懊恼,反而说道:“天下人失之,天下人得之。”这么一转念,不但宝剑没有失去,而且还拥有了全天下,何其乐哉!失去与拥有,包容与喜舍,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唯有将两面结合起来,我们才是真正地提起了全部。所以我们在世间生活,若能同时具备“什么都是我的”胸怀,与“什么都不是我的”雅量,才能如行云一般舒卷自在,像流水一样任运而行。

    (一九九五年八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