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黄易小说]http://m.huangyixiaosh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七百四十六章 亩产多少斤? (第2/3页)
本来是想随便叫一个工部的主事或是郎中过来的,但吴证却觉得这是工部的大事,一旦杜锦宁的双季稻收成极好,证明润州这个地方能种植双季稻,明年在润州以南都种上双季稻,大宋的粮食产量就能实现番翻。
所以他便自动请缨,亲自到润州来走一遭。
这才恰好碰上了刚才那一幕。
一行人沿着田梗走了有一盏茶功夫,就看到庄子上的壮劳力们已经到达地头了。
“为何开工这么早呢?”金公公问道,“他们还没吃早饭吧?”
此时天才亮没多久,相当于现代的六点钟。而古人生活节奏慢,平时总要辰时,即八九点钟吃过早饭后才开始上工干活,所以金公公才有此一问。
吴尚书身为工部尚书,自然是精通农事的。但因江南一直都是一年一季稻谷,平时收割都要到农历九月份了,那时候天气凉爽,又不用抢时间,庄户人家自然也没那么早到田地里干活。
所以听到金公公这样问,他也用询问的目光看向杜锦宁。
杜锦宁指指天:“现在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到了中午,太阳火辣,气温极高,人在野外便受不了,极容易中暑。所以这个时节收割稻谷,需得早晚干活,中午歇息,合理地安排时间。”
“杜大人想得着实周到,老夫佩服。”吴尚书由衷地道。
称赞完杜锦宁,他就心有余悸。
像这种细节,是极容易被忽视的,因为大家的注意力全都放在种植方法以及亩产多少斤上了。而一旦忽视了这个细节,导致农人中暑身亡,哪怕只有十来起这样的事件,也必会给双季稻蒙上阴影。一旦有人造谣说双季稻不吉利,会死人,想要大面积推广就难了。
可谓是细节决定成败。
这么一想,他看向杜锦宁的目光就不一样了。心里暗暗打着算盘,到明年一定要让杜锦宁主导双季稻的推广,而不是让他再呆在润州这个小地方,埋头做他的什么“农事研究”。
“吴大人谬赞了。”杜锦宁朝吴尚书拱拱手,又继续向金公公解释道,“这种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